多年来服务环球华人社区的基督教角声布道团,11月12日下午在纽约锡安基督教会举行了成立二十三周年的庆典,主题为"生命之主,盼望之源";当晚,来自角声各个分部的百多名负责人和同工、以及来自大纽约地区众多教会的教牧长执及信徒们共计约千人聚集在华埠金丰大酒楼,一同参与二十三周年感恩会。
角声的心愿:伸出手来,让人继续有盼望
在下午的庆典上,角声董事之一周道辉医生分享说,角声布道团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成为"教会伸出来的手,与社区交个朋友":"我们看到新移民和很多社会低下层的工人面临著很多困难,不知向何处申诉,所以,就算我们没有钱,没有人,也要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还有人、有神记得他们,能够继续有盼望。"
他说,很多新移民来到美国,发觉现实和梦想很不一样,顿时感到前途茫茫。因此盼望是很重要的,有盼望的话,就像是告诉对方,就算四面都是围墙,但还可以继续下去,还有可走的路。而我们的神,就是盼望的源头。撒旦常常攻击我们的方式,就是让我们以为神不会帮助我们,或没有能力帮助我们。周医生以自己脑中长瘤、得神医治的经历,告诉大家——"神是全爱的,不会做不仁慈的事;神又是全智的,不会做错事"。神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当时可能疼痛,但长远来看,都对我们有益处。
他最后引用马太福音25章绵羊和山羊的比喻说,没有看到人群的需要的人,得不到主的喜悦。他们可能在会堂里很积极地敬拜、奉献,但没有看到主所要的是让他们去关心贫穷人。而义人呢,他们在做善事,但自己并没有发觉,因为主耶稣的生命已经成为他的生命,这样的人得到了主的称赞。周医生更进一步指出,圣经中的"盼望"有两个含义:一是保罗所说的,盼望与各地教会肢体相见的盼望,而其他所有的,都是盼望将来见到主,身体得赎。他说:"人有肉体的生命,但如果是不认识基督的生命,终究还是没有盼望的;就算今天在世上有路可走,将来也无路可走。"他鼓励在场的各位以亲身实践福音的爱,向世人见证耶稣基督才是"生命之主,盼望之源"。
在副总干事周简艳珍女士的主持下,来自角声医疗事工各个部门的同工们依次上台,介绍自己部门工作的异象及发展。总干事劳伯祥牧师随后也与大家分享了角声的异象和前瞻。他说,晚上还有周年聚,为什么下午要另外举行一个庆典呢?——这都是为了将荣耀颂赞在此时刻归给神。他又感谢所有支持了角声的人说:"角声今天的一切,都是从一张桌子、一个观念开始的……在所有的奉献里,最重要 、最需要的,就是人的奉献。"
大会同时宣布了一项新的人事任命:1995年1月1日起、在角声事奉长达11年的现法拉盛角声中心主任谢虹,将在今年12月正式担任角声布道团副总干事一职,负责纽约分会的工作及全球所有角声分会的行政。角声董事主席李吴淑仪女士在宣布任命时,见证了他如何舍弃香港浸会大学继续教育部主任的工作,带著硕士及神学学士的学历走上事奉的道路。为此任命作按手祷告的邝健厚牧师,则在祷告中求圣灵给予更大的恩赐和力量,悦纳角声及其众同工的奉献。
谢虹主任在会后对记者说,感谢神给他新的机会与挑战,也相信前面有更多新的学习和恩典,既然献身事奉,就相信在人生不同阶段中,一切都有主的带领。他又表示,之所以选择在角声事奉,是因为他感到角声的工作在华人社区中很有意义,工作层面更丰富,与社区的关系也更密切。更重要的是,透过角声事工对未信者的接触,真正让人了解到信仰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实实在在对周遭的关怀。
最后,劳伯祥牧师首次代表角声布道团,向一直以来大力支持他们事工的十间教会表示感谢,并致送"福音伙伴"水晶座作为礼物。这十间教会分别是:
若歌教会、美德中华基督教会、宣恩堂、长岛怀恩教会、威郡华人教会、中华海外宣道会、赫德逊华人基督教会、基督活主教会、中华纯正浸信会、华人福音会。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