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主,盼望之源」——基督教角聲佈道團二十三週年誌慶

多年來服務環球華人社區的基督教角聲佈道團,11月12日下午在紐約錫安基督教會舉行了成立二十三週年的慶典,主題為「生命之主,盼望之源」;當晚,來自角聲各個分部的百多名負責人和同工、以及來自大紐約地區眾多教會的教牧長執及信徒們共計約千人聚集在華埠金豐大酒樓,一同參與二十三週年感恩會。

角聲的心願:伸出手來,讓人繼續有盼望

在下午的慶典上,角聲董事之一週道輝醫生分享説,角聲佈道團有一個心願,就是要成為「教會伸出來的手,與社區交個朋友」:「我們看到新移民和很多社會低下層的工人面臨著很多困難,不知向何處申訴,所以,就算我們沒有錢,沒有人,也要幫助他們。讓他們知道還有人、有神記得他們,能夠繼續有盼望。」

他説,很多新移民來到美國,發覺現實和夢想很不一樣,頓時感到前途茫茫。因此盼望是很重要的,有盼望的話,就像是告訴對方,就算四面都是圍牆,但還可以繼續下去,還有可走的路。而我們的神,就是盼望的源頭。撒旦常常攻擊我們的方式,就是讓我們以為神不會幫助我們,或沒有能力幫助我們。周醫生以自己腦中長瘤、得神醫治的經歷,告訴大家——「神是全愛的,不會做不仁慈的事;神又是全智的,不會做錯事」。神為我們所做的事情當時可能疼痛,但長遠來看,都對我們有益處。

他最後引用馬太福音25章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説,沒有看到人羣的需要的人,得不到主的喜悦。他們可能在會堂裏很積極地敬拜、奉獻,但沒有看到主所要的是讓他們去關心貧窮人。而義人呢,他們在做善事,但自己並沒有發覺,因為主耶穌的生命已經成為他的生命,這樣的人得到了主的稱讚。周醫生更進一步指出,聖經中的「盼望」有兩個含義:一是保羅所説的,盼望與各地教會肢體相見的盼望,而其他所有的,都是盼望將來見到主,身體得贖。他説:「人有肉體的生命,但如果是不認識基督的生命,終究還是沒有盼望的;就算今天在世上有路可走,將來也無路可走。」他鼓勵在場的各位以親身實踐福音的愛,向世人見證耶穌基督才是「生命之主,盼望之源」。


在副總幹事週簡艷珍女士的主持下,來自角聲醫療事工各個部門的同工們依次上台,介紹自己部門工作的異象及發展。總幹事勞伯祥牧師隨後也與大家分享了角聲的異象和前瞻。他説,晚上還有週年聚,為什麼下午要另外舉行一個慶典呢?——這都是為了將榮耀頌讚在此時刻歸給神。他又感謝所有支持了角聲的人説:「角聲今天的一切,都是從一張桌子、一個觀念開始的……在所有的奉獻裏,最重要 、最需要的,就是人的奉獻。」

大會同時宣佈了一項新的人事任命:1995年1月1日起、在角聲事奉長達11年的現法拉盛角聲中心主任謝虹,將在今年12月正式擔任角聲佈道團副總幹事一職,負責紐約分會的工作及全球所有角聲分會的行政。角聲董事主席李吳淑儀女士在宣佈任命時,見證了他如何捨棄香港浸會大學繼續教育部主任的工作,帶著碩士及神學學士的學歷走上事奉的道路。為此任命作按手禱告的鄺健厚牧師,則在禱告中求聖靈給予更大的恩賜和力量,悦納角聲及其眾同工的奉獻。

謝虹主任在會後對記者説,感謝神給他新的機會與挑戰,也相信前面有更多新的學習和恩典,既然獻身事奉,就相信在人生不同階段中,一切都有主的帶領。他又表示,之所以選擇在角聲事奉,是因為他感到角聲的工作在華人社區中很有意義,工作層面更豐富,與社區的關係也更密切。更重要的是,透過角聲事工對未信者的接觸,真正讓人瞭解到信仰並不是空泛的,而是實實在在對週遭的關懷。

最後,勞伯祥牧師首次代表角聲佈道團,向一直以來大力支持他們事工的十間教會表示感謝,並致送「福音夥伴」水晶座作為禮物。這十間教會分別是:
若歌教會、美德中華基督教會、宣恩堂、長島懷恩教會、威郡華人教會、中華海外宣道會、赫德遜華人基督教會、基督活主教會、中華純正浸信會、華人福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