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選民可能犯的兩個錯誤

2024 vote

在每個選舉週期,美國公民容易被誇張的語言和激烈的情緒所捲入。更重要的是,許多基督徒在這方面往往會跟隨文化。究竟是什麼使得總統選舉引發如此強烈的反應?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比一篇文章能涵蓋的要複雜得多,但至少有兩個可能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不那麼明顯,因此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些根本問題。

錯誤 #1:錯誤的優先順序

雖然聖經可以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但並不是所有主題都得到平等的重視。以洗禮這一聖事為例。這一實踐在聖經中不僅獲得了普通的評論(馬太福音 3:6;以弗所書 4:5;彼得前書 3:21),還有明確的命令(馬太福音 28:19;使徒行傳 2:38,10:48)。

考慮到聖經中對洗禮的眾多提及,人們可能會傾向於認為所有基督徒在如何實施洗禮上都會有一致的看法。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些教派堅持嬰兒洗禮,而另一些則主張信徒洗禮。這是關於一個重要問題的嚴重分歧。

即便如此,成熟的基督徒會承認,儘管這些差異重要,但最終並不是正統信仰的問題。換句話説,雖然浸信會和長老會的信徒在主日不會一起敬拜,但他們通常不會因為對洗禮的教導而指責對方放棄基督。他們的分歧並不達到異端的關鍵層次。

相對而言,考慮選舉投票的話題。聖經從未具體説明--更不用説命令--基督徒應該如何在民主共和國中行動。當然,可以從聖經中提取出原則,以便在政治領域中應用。但教會內部對於如何最好地參與作為國民的公民,應該自由地擁有不同的信念。儘管如此,我們在公共領域中反復聽到關於真正的基督徒應該如何投票的聲明--彷彿只有一個明顯且符合聖經的選擇。

當信徒對次要問題抱有絕對的確定性時,這就為所有基督徒創造了一種道德義務,要求他們支持X候選人,或反對Y候選人。將這一問題視為絕對,使其超出了基督徒良知的層面(這才是它應該存在的地方),而提升到了聖經的命令層面(這並不屬於這一層面)。當信徒這樣做時,他們違反了箴言 30:6:「不要增加[神的]話語,免得他責備你,使你成為説謊者。」

我們可以進一步論證:當我們將政治信念提升到絕對的層面時,我們就是在犯偶像崇拜的罪。我們把政治變成了一個假神--一個比聖經更能驅動我們決策的力量。當政治成為偶像時,我們在選舉年期的舉止將顯示出我們的優先順序失調:我們會將任何選舉的結果視為比實際更重要的事情。

投票並不是一個絕對的事物,也不是社會存亡的基礎。甚至可以説,你在工作場所、娛樂、家庭和教會的習慣,對於你想要的社會的影響,遠比每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的投票更具分量。

無論如何,將政治絕對化的解決方案不是貶低政治。這是另一個極端。參加選舉投票確實是一項重要的責任。這應該在頭腦清醒和對上帝的神聖敬畏中進行。

然而,投票不應該被特定候選人或潛在結果的罪惡和焦慮的恐懼所束縛。恐懼與信心不相符(約書亞記 1:9;詩篇 34:4;以賽亞書 41:10),與愛也不相符(提摩太後書 1:7;約翰一書 4:18)。它使我們將其他人視為強大,而將上帝視為渺小(箴言 29:25;以賽亞書 51:12;路加福音 12:4-5)。當我們對政治賦予過多的重視時,我們就會對我們的恐懼在選舉週期中實現或避免過於看重。

錯誤 #2:後果主義

當被恐懼所吸引時,我們容易受到作者布魯斯·阿什福德所稱的「基督教倫理的最大挑戰」--後果主義的誘惑。什麼是後果主義?阿什福德説,這是一種哲學,認為「道德的路徑是能產生最大總體善的那一條」。

這一哲學的吸引力部分在於,它似乎呼應了後果是重要的這一真理。畢竟,明智的基督徒會考慮因果關係。例如,《箴言》27:12告訴我們:「通達人見禍躲藏,愚蒙人卻過去受罰。」我們希望能夠明智,而不是頭腦簡單。

但不要誤會,後果主義的核心信條是危險的反聖經。這一信條説:「在特定情況下,最終重要的是最終結果。」或者更簡單地説,「目的證明手段是正當的。」只要我們能夠辯稱我們的行動會帶來「最大的善」,我們就給自己提供了合理化妥協信念的能力。如果最重要的是結果,而不是榮耀上帝,我們就可以為可疑的手段辯解。

當然,根據聖經的倫理觀,這種觀念顯得毫無道理。最終重要的不是我們行動的結果(我們幾乎沒有控制權),而是這些行動的完整性(我們要為此負責)。在歷史的宏觀視角中,上帝獎賞的是忠誠,而不是結果。如果有什麼可以説的,基督教倫理顛覆了後果主義的前提:手段證明瞭目的的正當性。

末底改是一個在面對可能的負面甚至災難性後果時表現出政治忠誠的聖經例子。在《以斯帖記》第3章中,我們得知亞哈隨魯王將他的貴族哈曼高舉於所有人之上:

所有在王門的王官都俯伏敬拜哈曼,因為王這樣命令他。但末底改卻不肯俯伏,也不敬拜他。王門的王官就問末底改:「你為什麼違背王的命令?」他們日復一日地對他説,但他仍然不肯順從。(以斯帖記3:2-4)

聖經評論家指出,如果這裡所描述的只是一種尊敬的鞠躬,王的命令讓他們做他們原本會做的事情就顯得多餘。不論命令的性質如何,這已經極端到違背末底改的良心。正如馬太·普爾所説,「所要求的敬拜不僅是世俗的,還是神聖的。」而馬太·亨利寫道:「猶太人的宗教禁止他向任何有可能陷入偶像崇拜的凡人致敬。」

末底改不認為對他或他的人民的懲罰是違揹他對上帝良心的理由。他選擇了他認為正確的行動,無論代價如何。而這個代價最終是針對整個王國猶太人的種族滅絕。如果不是以斯帖的介入,這種種族清洗就會發生。

當然,末底改無法預見這一切。像許多在他之前的人一樣--約瑟(創世紀 39:9)、大衞(撒母耳記上 24:6;26:9)、但以理(但以理書 6:10)以及沙德拉、米煞和亞伯尼歌(但以理書 3:16-18)--末底改只專注於手段(服從上帝),而不是結果(負面後果)。

毫無疑問,拒絕後果主義並不意味著拒絕對可能結果的仔細關注。這意味著拒絕主要基於防止我們所懼怕的結果而投票,而不去考慮更重要的問題,例如以誠實、正直和堅定的信念投票。

正確的優先事項和健康的恐懼

我們在以賽亞書第8章中看到了針對上述兩個錯誤的解決方案。首先,在11至13節中,先知説:

「耶和華用他的大能警告我,不要效法這百姓的道路:『 你們不要稱這百姓所稱的為陰謀;也不要懼怕他們所懼怕的,也不要畏懼。萬軍之耶和華是你們所當尊崇的,他是你們所當懼怕的,是你們所當畏懼的。 』」

在前一章中,上帝已經承認確實發生了陰謀:「亞蘭與以法蓮聯合」(7:2)。但在這裡,他警告他們不要對反對他們的敵對人類活動過於重視。他們不應將陰謀視為他們情況的決定性因素,因為這會讓他們實質上忘記了最重要的因素:神的作為。

以賽亞告訴猶大,要將他們對人類行為的恐懼(8:12)轉變為對主的敬畏(v. 13)。當他們的恐懼正確指向對象(神,而不是人)時,上帝的子民將能擺脱妥協信念的誘惑--即「求問亡魂和術士」(v. 19)。相反,他們可以遵循上帝的指示(vv. 19, 20),即使這些指示在表面上似乎無法給他們帶來他們迫切渴望的解脱。

最好的結果還在未來

以賽亞的勸告在今天也非常適用。願我們在尋求榮耀上帝時,將其深植於心中:決定我們為何投票以及支持誰;優先考慮正直而非結果;拒絕後果主義(本質上的惡)以謀求所謂的「最大善」。

基督徒不必在每次選舉週期中受到政治偶像崇拜和恐懼行銷的風暴所影響。上帝不會在今年11月結算所有賬目,我們也不應如此。他在進行長期的計劃--儘管有時很難相信,時間和歷史都站在他的那一邊。

儘管這次或任何其他選舉都很重要,其結果不會阻礙上帝的計劃(約伯記 42:2)。最終,建立和罷免領袖的是他(但以理書 2:21;詩篇 75:7)。世界的政府最終也都在他的肩頭上(以賽亞書 9:6;啟示錄 11:15)。當我們遵循他在聖經中所規定的手段時,我們就將萬物的結局交給他。(資料來源:Crosswalk)

  • 既然「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為何我還需要牧師?

    既然「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為何我還需要牧師?

    按照約翰·派博牧師推薦的「領航者讀經計劃」(見《基督日報》年初時的文章介紹),我們剛剛完成了新年第一個月的讀經內容,閱讀了《詩篇》23:1–3、《馬太福音》9:36,以及《馬太福音》10:6。這些經文啟發了一位名叫大衛的聽眾,他向約翰·派博牧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約翰牧師,您好!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是我們的牧者,一位主權掌管萬有、完全足夠的牧者,祂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但即便如此,我們好像仍然需要人類的牧者。為什麼會這樣呢?

  • 美信仰機構推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特別展覽:電影《密室》50週年 致敬柯麗·特恩·鮑姆的信仰與見證

    今天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全球各地以不同方式悼念在納粹大屠殺中被迫害的六百萬猶太人以及所有受害者。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葛培理佈道協會推出了一個特別展覽,向公眾呈現大屠殺倖存者與基督教信仰見證人柯麗·特恩·鮑姆(Corrie ten Boom)的感人故事。這次展覽也標志著電影《密室》(The Hiding Place)上映50週年,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重温柯麗生命見證的機會。

  • 【專訪】異象畫藝術家陳子超 以畫筆吹響末世角聲

    對熱愛畫漫畫的人來説,漫畫行業就是夢想的樂園。在內地出生成長的陳子超 (Cephas Chan)少年時期也被港式漫畫深深吸引,18歲來港後被著名港式漫畫公司汲納進入漫畫行業,跟隨師傅學藝,終成為這龐大夢想樂園其中一員。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説,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