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事事提不起劲?余德淳教你迈向目标人生

20170812
2017081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计划和目标乃人生不可或缺的。对此,余德淳博士以"目标人生"为题,分享了自己一套的心得,并借此鼓励听众实现"目标人生"。

平静是维持能量的窍门

余德淳提到,要实践理想需要投资很多的气力。然而如何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呢?余博士指出先要有适度的休息:"不少人工作时会感筋疲力尽,此时便当让稍作休息,不应强行苦撑。"而有研究指出,短睡15分钟最能让身体恢复能量。另外心境的平静对于避免能量流失相当重要,发怒便是当中大忌,经常发怒更会有损健康。余博士说:"连续骂人15分钟等于跑了5000公尺,相当于12个大球场。"他举例,经常为学生动气的教师便成了高危职业,不少教师都病痛缠身,甚至患上抑郁。

余博士又道:"人生最精采是做好一件事而非做很多的事。"而平静的心境让人能够有聪敏的反应,使事情事半功倍。

找寻目标

对于如何辨别目标,余博士分享了他第一次写作的特别经历。一次他因友人的恶犬于厅中而被迫整天待在房中,便以写作解闷,谁知一写便成了习惯,至今更出版书藉。 余博士表示,人的习惯和兴趣往往都是"歪打正著",一个平凡举动足以成为一辈子的目标。此外他又认为:"假如有样东西令你放假或即将入眠时仍念念不忘,这很可能是你的兴趣和目标。"而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人做事便会充满干劲,能量长久不衰。

面对价值危机

人到中年少不免会出现价值危机,又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又恐旁人说三道四,很容易便会质疑自己的能力。余博士一位朋友出现经济问题,余博士便仗义聘请他为自己出版的书插画,谁料竟不获编辑青睐,因此余博士得物无所用,便顿觉白花金钱帮助那位友人。但刹那间他感到上帝对他说:"很多时你做的东西也不被我所采用,但我依然给你生活富足。"如此他深受感动,困惑全消。因此他认为信仰能解决价值危机。人会因价值而批判别人,但在神爱世人,却不会有这种眼光。

目标改变人生!

余博士又分享一名19岁青年如何成功的故事。那少年沉迷电玩,荒废学业,最终未能升读大学。而余博士就聘请他,并要他每天写八千字去记录自己当天之过及所学。如是者持续三个月后,这位不学无术的少年竟戒除"机瘾",且即将出书,在《明报》亦写作专栏,前后判若两人。个中原因是因他找到了人生的切口,从每天写作反省到自己之过,并将之改正,使自己不再浪费多余光阴走冤枉路。更重要的是他从中找到了信仰及自己兴趣,因此便如鹰展翅。他补充:"当一个人找到目标,到那里都会有快乐。"

因此,余博士鼓励听众每天写日记记录当天的得著与过失,并总结说:"当每天回顾往事,便会发觉生命满有祝福,而这些祝福是神所赐,人生是蕴藏了无尽的美好。"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