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穆斯林祷告30天 第十七天
什叶派在伊斯兰世界中是少数族群,占全球穆斯林的10-15%。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突然死亡,不久,他们即与穆斯林主流派分裂,因为他们对谁应当成为穆罕默德继承人来领导穆斯林,持不同看法。绝大多数有"逊尼派穆斯林"之称者所想要的继承人,是那最具有军事才能的领袖,又是穆罕默德古拉实部落的族人。那些后来被称为"什叶派穆斯林"的少数人,则属意於穆罕默德的近亲。但是穆罕默德去世时,既无儿子也无姪甥可以受命为继承人。他的儿子全都早逝,而两个外孙哈珊及胡笙还年幼。穆罕默德死后,前三名继承人都是逊尼派人做哈里发(伊斯兰世界统治者),第四位是穆罕默德的姪子兼女婿阿里,他在多年前与穆罕默德的女儿法提玛结婚。阿里在位时间短暂,于公元661年遭谋杀。公元680年,他的儿子胡笙在伊拉克殉难。什叶派认为,穆斯林世界正统的统治者就是阿里以及从胡笙所出的十一位子孙。大多数什叶派相信,胡笙这一支传到他的后代穆罕默德‧ 阿马赫迪(Mohammed al-Mahdi),他是第十二代正统"伊玛目",他在公元874年,五岁时离奇失踪。据说某些人可以联系到他,直到公元941年。在那之后,什叶派对统治穆斯林世界的盼望完全转至眼不能见的 世界,这位隐遁的属灵领袖被称为隐遁的伊玛目或马赫迪(导师),他必再来。这位马赫迪是没有罪的领袖,将在末日建立一个平安公义的伊斯兰帝国。根据大多数穆斯林(包括逊尼派)所说,马赫迪出现时,耶稣也将重返地球,并且耶稣将协助他。马赫迪和耶稣都会受到"鞑渣"(ad-Dajjal)这位邪恶、单眼的敌基督者的反对,不过他至终会被杀死,全球将归顺伊斯兰。马赫迪得胜之后,在某个时候死人将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穆斯林一般所坚信的来世是,信真主者将进入乐园,不信者受永刑。他们的观念与基督徒大不相同。一般而言,什叶派比逊尼派对末日有较具体、更强烈的期待。伊朗的什叶派什叶派一般相信这位马赫迪目前仍然活著,只是隐藏了起来,并且正引导著什叶派信徒。这位隐遁的伊玛目将他的知识转移至当今最著名、最有学问的什叶派人士,使他们能教导一般穆斯林。在伊朗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Ayatollah Khomeini)兴起之前,什叶派信徒认为在马赫迪再来之前,在地上不可能建立起公义的领导。霍梅尼宣称自己是这位隐遁的伊玛目(马赫迪)的代表,他告诉霍梅尼用武力击溃伊斯兰的敌人,在地上建立和平正义的帝国。什叶派穆斯林不愿只是痴痴地等待这位隐遁的伊玛目再来,而是自行决定前途。他们进行革命,用行动代替等待。霍梅尼公开鼓吹什叶派宗教人士参与政争,由于他对什叶派传统信仰作出了新的诠释,使他的目的得逞。穆斯林所期盼的一个伊斯兰统治下的国家,似乎在霍梅尼身上得以实现。当今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是霍梅尼的追随者,看来他的想法也是相同的。
祷告:
什叶派的宗教领袖仅仅在伊朗就可能有二十万人,伊拉克还有更多。他们在穆斯林之中及整体社会上都担当重要角色,他们教导人民将信心放在将要来的马赫迪身上,要火热地实行伊斯兰。愿这些领袖们能认识永活的弥赛亚耶稣(徒6:7)。只有弥赛亚才是达成一个和平正义世界的终极希望,圣经确实应许我们有一天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11:9;哈2:4)。将来会有新天新地,义人要住在其中(彼后3:13)。请为伊朗及伊拉克无数的什叶派穆斯林祷告,愿他们找到永活并掌王权的弥赛亚,祂是世界真正的希望。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
-
特朗普政府推动宗教自由新举措:成立宗教自由委员会,葛福临受任委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日"全国祈祷日"活动上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成立"宗教自由委员会"(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旨在强化美国公民宗教自由的宪法保障。在被任命的13位委员中,华人基督徒熟知的福音派领袖葛福临(Franklin Graham)也名列其中。
-
约翰·派博细数讲道的十重荣耀:传道人为何虽苦却蒙福
"基督教讲道是一种荣耀的特权。"这是牧者、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几十年讲道与牧养生涯的深切体会。他列举了十个理由,说明为什么在讲道中持之以恒可以使讲道人得到极大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