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穆斯林禱告30天 第十七天
什葉派在伊斯蘭世界中是少數族羣,佔全球穆斯林的10-15%。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突然死亡,不久,他們即與穆斯林主流派分裂,因為他們對誰應當成為穆罕默德繼承人來領導穆斯林,持不同看法。絕大多數有「遜尼派穆斯林」之稱者所想要的繼承人,是那最具有軍事才能的領袖,又是穆罕默德古拉實部落的族人。那些後來被稱為「什葉派穆斯林」的少數人,則屬意於穆罕默德的近親。但是穆罕默德去世時,既無兒子也無姪甥可以受命為繼承人。他的兒子全都早逝,而兩個外孫哈珊及胡笙還年幼。穆罕默德死後,前三名繼承人都是遜尼派人做哈里發(伊斯蘭世界統治者),第四位是穆罕默德的姪子兼女婿阿里,他在多年前與穆罕默德的女兒法提瑪結婚。阿里在位時間短暫,於公元661年遭謀殺。公元680年,他的兒子胡笙在伊拉克殉難。什葉派認為,穆斯林世界正統的統治者就是阿里以及從胡笙所出的十一位子孫。大多數什葉派相信,胡笙這一支傳到他的後代穆罕默德‧ 阿馬赫迪(Mohammed al-Mahdi),他是第十二代正統「伊瑪目」,他在公元874年,五歲時離奇失蹤。據説某些人可以聯繫到他,直到公元941年。在那之後,什葉派對統治穆斯林世界的盼望完全轉至眼不能見的 世界,這位隱遁的屬靈領袖被稱為隱遁的伊瑪目或馬赫迪(導師),他必再來。這位馬赫迪是沒有罪的領袖,將在末日建立一個平安公義的伊斯蘭帝國。根據大多數穆斯林(包括遜尼派)所説,馬赫迪出現時,耶穌也將重返地球,並且耶穌將協助他。馬赫迪和耶穌都會受到「韃渣」(ad-Dajjal)這位邪惡、單眼的敵基督者的反對,不過他至終會被殺死,全球將歸順伊斯蘭。馬赫迪得勝之後,在某個時候死人將復活,接受最後的審判。穆斯林一般所堅信的來世是,信真主者將進入樂園,不信者受永刑。他們的觀念與基督徒大不相同。一般而言,什葉派比遜尼派對末日有較具體、更強烈的期待。伊朗的什葉派什葉派一般相信這位馬赫迪目前仍然活著,只是隱藏了起來,並且正引導著什葉派信徒。這位隱遁的伊瑪目將他的知識轉移至當今最著名、最有學問的什葉派人士,使他們能教導一般穆斯林。在伊朗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Ayatollah Khomeini)興起之前,什葉派信徒認為在馬赫迪再來之前,在地上不可能建立起公義的領導。霍梅尼宣稱自己是這位隱遁的伊瑪目(馬赫迪)的代表,他告訴霍梅尼用武力擊潰伊斯蘭的敵人,在地上建立和平正義的帝國。什葉派穆斯林不願只是痴痴地等待這位隱遁的伊瑪目再來,而是自行決定前途。他們進行革命,用行動代替等待。霍梅尼公開鼓吹什葉派宗教人士參與政爭,由於他對什葉派傳統信仰作出了新的詮釋,使他的目的得逞。穆斯林所期盼的一個伊斯蘭統治下的國家,似乎在霍梅尼身上得以實現。當今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是霍梅尼的追隨者,看來他的想法也是相同的。
禱告:
什葉派的宗教領袖僅僅在伊朗就可能有二十萬人,伊拉克還有更多。他們在穆斯林之中及整體社會上都擔當重要角色,他們教導人民將信心放在將要來的馬赫迪身上,要火熱地實行伊斯蘭。願這些領袖們能認識永活的彌賽亞耶穌(徒6:7)。只有彌賽亞才是達成一個和平正義世界的終極希望,聖經確實應许我們有一天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11:9;哈2:4)。將來會有新天新地,義人要住在其中(彼後3:13)。請為伊朗及伊拉克無數的什葉派穆斯林禱告,願他們找到永活並掌王權的彌賽亞,祂是世界真正的希望。
-
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儒家君子」與「基督信徒」的跨界對談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舉行。其中信仰與中國文化論壇上半場次的會議以「君子與信徒」為主題,聚焦於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與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範」,旨在通過深度的跨文化對話,探尋這兩種源遠流長的人格理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白煙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將領導全球14億天主教徒
冒白煙了!白煙於羅馬時間5月8日晚6點07分從西斯汀聖堂煙囱升起,名號為「良十四世」、69歲的美國籍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當選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他將領導全球14億羅馬天主教徒。
-
《尼西亞信經》歷史探討:界限與包容 1700年後的信仰堅守與教會反思
今年適逢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香港崇基神學院推出三輯神學對話視頻,主題為「我們眼中的《尼西亞信經》」。《尼西亞信經》全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歷經325年尼西亞會議與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兩次重要會議而形成。
-
特朗普政府推動宗教自由新舉措: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葛福臨受任委員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1日「全國祈禱日」活動上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旨在強化美國公民宗教自由的憲法保障。在被任命的13位委員中,華人基督徒熟知的福音派領袖葛福臨(Franklin Graham)也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