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聖經學者駁斥「耶穌之前已有救世主」言論

2008 七月 9日, 星期三 14:09

【本報專訊】日前,來自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聖經學教授諾爾(Israel Knohl)手持一塊高3尺、寫有87行希伯來文名為《加百列啟示錄》(Gabriel\'s Revelation)的公元前一世紀前的石板宣稱他從中發現在耶穌降生之前,猶太王國就已出現一位受難的彌賽亞,並且三天后復活,而新約聖經中耶穌與其門徒的事蹟,是以這位較早的彌賽亞故事為藍本,這可以動搖人們對基督教的基本認識。

此言論發表後,其可信性引起眾多聖經學者的駁斥,他們紛紛表示,所謂的《加百利啟示錄》中许多字跡——特別是一些關鍵之處——都已經模糊不清到無法辨認的程度,諾爾對此的解讀有许多臆測或者主觀成分。

諾爾稱《加百列啟示錄》動搖了對基督教的基本

有趣的是,這塊石板並非是近期才發現的,它是在10年前在約旦死海附近找到的。但此次它被如此注目,則主要借助於諾爾通過《紐約時報》、《時代週刊》等媒體來推銷他的觀點,從而引發神學、考古學與聖經研究等領域的爭論。

諾爾相信《加百利啟示錄》正式了他多年前提出的理論:在耶穌降生之前,猶太王國就已出現一位受難的彌賽亞。他認為,猶太人曾在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公元前四年死後多次起義抗爭,源遠流長的彌賽亞思想再度盛行,《加百列啟示錄》描述的彌賽亞很可能就是當時一位猶太人領袖西門(Simon)。根據公元第一世紀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的記載,西門是被當時希律王軍隊的一名指揮官殺害。《加百列啟示錄》作者可能是西門的追隨者,深信他的受難將開啟國家民族復興的契機。

Like Us on Facebook

為了證明他的觀點,諾爾舉出《加百列啟示錄》的第19行到第21行:「再過三天,你們將看到正義擊潰邪惡。」第80行:「我,加百列,命令你,再過三天你將復活。」第81行提到代表彌賽亞的眾王之王。此外還有部分段落寫到流血與殺戮是實現正義的必經之路。

諾爾宣稱說:「《加百列啟示錄》動搖了我們對基督教的基本認識。早在耶穌之前,死後三天復活的母題就已出現,這一點與學界的普遍觀念背道而馳。」

諾爾的同事及神學院著名教授駁斥古卷不可信

對於諾爾具有爭議性的觀點,眾多著名的聖經學者進行了駁斥,表示因為《加百列啟示錄》的很多地文字都模糊不清,所以不具有可信性。

甚至於諾爾的同事——希伯來大學的教授、同時是希伯來語以色列研究所主席的Moshe Bar-Asher,表示,諾爾的闡釋過於離譜:「有一個問題是,該古卷的關鍵地方的文字都沒有了。」他說,「我瞭解諾爾傾向於從中尋找瞭解基督教之前的時代的鑰匙,但是古卷中二至三行很關鍵的地方有许多詞都沒有了。」

美國Asbury神學院著名的新約教授Ben Witherington通過他的博客表示,該古卷中並沒有明顯的提到復活的彌賽亞。而關於不少別有用心的人士希望透過類似的研究觀點來動搖人們對基督教的基本認識,並且動搖基督教信仰的根本——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他在一篇《時代週刊》的文章中,專門指出,福音書並不只是依賴於對復活事實的觀察,而是對耶穌復活之後的自身的親眼見證。

他在博客上指出:「當然,這塊石板不能證明福音書中耶穌受難的故事是以此為藍本的,反而證明耶穌為了說明自己而在《馬可福音》8:31與10:33-34的經文。」(可8:31 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许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可10:33-34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抹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

《加百列啟示錄》研究先驅不認同諾爾的結論

曾在1年前于希伯來文期刊Cathedra上就該石板發表研究論文的希伯來語專家Ada Yardeni也不認同諾爾的觀點,他表示這80行的希伯來文早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她說,該古卷被判定是公元前1世紀晚期和公元1世紀早期的產物,雖然它的確與死海古卷相似,但是,它因為沒有被很好的保存,所以文字已經過於難以辨認。她說,該古卷的確很有迷惑性和吸引力,但是,她建議它只能讓人們更加看到那個時代存在這多種多樣的猶太運動,並不能推測出諾爾的結論。

而諷刺的是,諾爾就是通過Yardeni和另一位學者Elitzur所寫的這篇發表在Cathedra名為《加百列啟示錄》的文章中第一次讀到關於這個石板的信息的。

諾爾妄圖藉研究推翻基督教根本早有前科

諾爾早在2000年就在他出版一本書中運用死海古卷和各種猶太法學以及早期啟示文學為基礎,已經提出了關於耶穌之前就有受難的彌賽亞的概念。但當時他的理論沒有得到像他所期待的那樣動搖基督教學派的效果,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耶穌之前的文本證據。所以,當他得到這個早已經無法辨認的《加百列啟示錄》時,才會如獲至寶。

更有意思的是,諾爾還確信有必要挖掘不久前引起沸沸揚揚的耶穌家族墳墓進行研究,而絕大多數學者早已經表示耶穌家族的墳墓與福音書中的耶穌完全不是一個人。

媒體專家譴責媒體兜售諾爾荒謬言論的行徑

紐約大學希伯來與猶太人研究的教授Lawrence Schiffman也表示,該古卷模糊不清,它可能說了什麼,也可能沒有說。他還指出,耶穌「一直是追求轟動效應的受害者」,因為一小段的文字都常常被用來以引起媒體的轟動效應。

從事媒借鑒察的媒體研究所\"Media Research Institute\"也對许多報紙兜售諾爾這類企圖動搖基督教教義的言論這種行徑表示譴責。一位媒體專家Ken Shepherd撰文指出:「我們又一次幹了這種事情。又一個其可信度具有爭議性、只是一兩個專家借助此投下對基督教正統的主張的古物出現了。這種事情更加可笑的一面的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具有爭議性解釋、聲稱是天使傳報的古卷去挑戰早期教會的公開見證——他們對於耶穌復活的辯證是根據當時500人對復活的耶穌的親眼見證和希伯來聖經對於彌賽亞和他的工作的預言。」

《時代週刊》表示諾爾言論不會動搖任何一人的信仰

甚至於即使《時代週刊》用一個嘩眾取寵的標題《耶穌基督復活是續篇嗎》來講述諾爾的觀點,但作者仍舊承認說:「這樣一個有著87行爭議性文字的石板,只是依賴於對充滿汙斑的古卷的富有創造性的解釋……他們可能對於證明或者擴大化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主題有用,但不大可能真的確認這些主題,也不大可能動搖任何一個人的信仰。」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