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會與家教會的抉擇

簡評《專訪陳逸豪牧師熱情暢談「門徒家教會」》
2011 七月 14日, 星期四 19:49

作者:楊彰興

幾年前我就從陳逸豪牧師口中得知他有辭去洛福教會牧職的想法,但當時並沒有太在意,因為我了解很多處於服事低潮的牧者都有換事奉崗位的念頭,但這往往是吐苦水的表現。然而直到讀過《專訪陳逸豪牧師熱情暢談「門徒家教會」》(點擊這裡看該文)一文後,我才曉得陳牧師真的是言出必行了。雖然我對他離職的事情心裡早有準備,但獲悉這個消息後仍深感驚訝。在我看來,這篇文章可謂是陳牧師對傳統教會與家教會抉擇的心路歷程之寫照,令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於我在傳統教會與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已有多年之久,因此對陳牧師的境遇感同身受,而他的很多觀點和感受亦激起我的共鳴和反思,促使我將內心很多的感動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故我提筆撰此文。

首先,我對陳牧師跟隨主脚步的信心以及他毅然離開傳統教會體制的勇氣表示萬分的欽佩。陳牧師曾擔任全美最大的華人教會之一的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多年,又是杰出的音樂事工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洛福教會發展成績不俗,實在令人羡慕不已。然而,直到讀過這篇文章後,我才明白他多年來不爲人知的事奉掙扎,以及在服事中所遭遇的「瓶頸」。其實,和陳牧師有類似掙扎的事奉經歷的牧者仍不是少數,所以我相信陳牧師在文章提及自己的事奉挑戰絕不是個別現象。但不同的是,陳牧師順服聖靈的帶領敢於迎接挑戰、帶著信心離開傳統事奉崗位,而其它有類似遭遇的牧者却因各樣的原因選擇隨遇而安。在傳統教會與家教會之間,陳牧師選擇了後者,雖然他的抉擇在北美華人教界中實屬少見,不免引來很多疑惑的目光,但我深信,他的抉擇是在聖靈的感動下而做出的,他的抉擇勢必影響到廣大華人教會未來的走向。

Like Us on Facebook

在過去一年多以來,我在《基督日報》撰文談及很多關於家教會的理念及運作經驗,而陳牧師此次的訪談又引起我很多的共鳴,更加印證了家教會乃是神對教會的真正心意,是點燃教會復興之火、使萬人作主門徒的金鑰匙。

陳牧師在文章中首先對傳統教會門徒訓練的模式給予深刻反省。他回憶自己在洛福教會負責「門徒培育」時,原來以為鼓勵信徒在家讀聖經,來教會上主日學和造就課程,等修完所有課程後信徒就能變成「門徒」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傳統門徒培訓的成效不彰,幾年下來,看不出受訓和未受訓的人有多大的信仰和行為上的差別。那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人的生命要改變,不是上課可以上出來的。」

在此,我十分感激陳牧師實事求是、敢於直言的態度,他的苦口良言可以幫助我們有反省、檢討和改正的機會。那麼,傳統教會門徒培訓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陳牧師拿醫學生實習的例子打比方,强調理論與實務要互相印證,正如他在文章所講的那樣,「上課教導固然重要,就像醫學院的學生要上課多年,可是要怎樣開始實習呢?當然他要有資深醫生帶領,臨床去實際觀察資深醫生怎麽做,理論與實務互相印證,等到逐漸掌握實務操作要領後,就該換他做,老師從旁指導,這叫做傳承,就是門徒培育。可是傳統教會通常停留在上完課,培育也結束了。」

我正好是執業逾40年的醫師,對陳牧師的這番良言有强烈的共同感。以我個人和我所帶領的醫學生的經驗來看,一位優秀的醫師不是單靠上課、啃書本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經歷長期的實踐摸索,即在工作中去體會、學習醫學,這要比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更實用。

基督徒的信仰和服事亦是同樣道理,單靠課堂式的培訓很難造就出信仰堅定、優秀的基督徒。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教會搞課堂式的培訓工作有好多年歷史了,倘若真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所有被送去「上課」的信徒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後,都能搖身變成「門徒」的話,那麼,教會的牧養工作應變得非常容易,教會增長應易如反掌、福音應早就傳遍世界了才對。但是現實並非如此。為何理想和現實有如此大的落差?陳牧師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單靠課堂培訓去改變人的信仰是幾乎不能達到的」。我相信,這亦是所有牧者同工的共同心聲。

爲何課堂式的培訓缺乏果效呢?因爲其授課的方式只是知識上的傳遞,對學員靈命上的改變微乎其微,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基督徒信仰與整本聖經的精華:信、望、愛是根本無法從課堂和課本上學到的。其實嚴格來說,知識和信仰屬於不同的層次,它們之間沒有直接的關聯。有豐富神學知識的人,其信仰不一定好。例如現在美國很多的神學院過於偏重學術,對神學生靈命的培養不夠,一些神學院甚至聘請非基督教信仰背景的教師授課,從這些神學院畢業的學生雖然滿腹經綸,講道滔滔不絕,但其靈命卻不敢恭維。相反,沒有神學知識的人,其信仰也许很虔誠。回憶起我兒時教會的生活,一些基督徒爲了來教會做禮拜、跋山涉水手拿火把徒步4個小時,他們都是生活清苦、沒有學問的基督徒,但他們信仰虔誠、可親可敬、很有愛心,他們的音容笑貌、諄諄教導令我永遠難忘,仿佛昨日。因此事實證明,信仰不是理論、知識和學問,而是我們與神的經歷,只有基督徒的生命和神緊密相聯時,其信仰才能成長。爲此,史島家教會打破傳統,一直强調在服事中學習服事,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中的宗旨,鼓勵每位家教會弟兄姊妹在實際的服事中經歷神、提升自己的靈命。

講到這裡,我希望大家捫心自問:倘若自己教會在門徒培訓上已花費不少金錢和時間的代價,那麼所付出的努力和回報成正比嗎?是否已經達到預期的目標?對於落實耶穌的大使命有多少幫助?盼望我們能夠一同深刻反思。

陳牧師在文中的披露正好反映出傳統教會模式的種種挑戰,除了門徒培訓外,他還提及了建堂的問題。一般人往往把教會增長和建堂放在一起,依他們來看,教會人數增長了,理所應當的要建堂,新堂建好後能容納更多人聚會,可以幫助教會繼續增長。事實果真如此嗎?陳牧師在文中給予否定。他直言說,從現代教會的架構來看,場地的硬體設施都會限制教會的增長。洛福信徒超過1千人,大堂可以容納900人,但停車位和團契的教室都不夠用,若是再建堂將給教會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為此,陳牧師選擇在家裡聚會(home group)的型態,希望能夠突破硬體限制。

我很欣賞陳牧師能看清建堂熱潮背後的根本問題,並敢於嘗試家教會模式的魄力。其實,我發現今天不少建堂工作反映出教會負責同工急近利的心態,他們把建堂當成自己事奉的成績,無視教會陷入財政困境的後果,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水晶大教堂的破産,雖然日前水晶教堂采取變賣物業的措施來重整旗鼓,但能否真正摆脫困境還不得而知。水晶大教堂破産的例子給我們很多提醒,很多教會拿榮耀神、傳福音爲藉口大興土木,可是建堂背後隱藏著人的私心,結果暴露出很多後遺症:教會分裂、負債累累、福音工作裸足不前,甚至出現負增長,人偷竊神的榮耀,最後使神的名受辱。所以,我認為,雖然像水晶大教堂這類教會被冠上「超級大教會」的頭銜,但在神眼中,它們實際上是(患虛胖症的)小教會。他們的模式,不值得效法追崇。

陳牧師的分享有很多寶貴之處,但他的一些理念亦和我個人的經驗有所區別。在這裡,我作一下比較客觀中肯的回應。

首先,史島家教會鼓勵傳道人完全憑信心事奉主,或者走上帶職事奉之路使自己有獨立的生活來源,不必依賴教會固定的經濟支持,這樣做可以幫助傳道人發揮恩賜、完全委身於神的服事。

就我所知,真正憑信心事奉神的傳道人見證他們在經濟上都沒有缺乏,因爲信實的神會感動很多弟兄姊妹奉獻,所以他們的收入往往不比有固定薪金的傳道人少。我認識一位近90歲高齡的老牧者,他一直完全憑信心事奉主,在經濟上仰賴神的供應,從未拿過教會提供的固定薪水。幾十年下來,他在經濟上不但沒有缺乏,反而充充滿滿。他以此見證神的信實和大能。

如果傳道人暫時無法做到完全憑信心事奉主,可以選擇帶職事奉,即靠自己的一技之長供應自己的事奉。我認識一位基督徒醫師,他白天在診所工作,晚上和週末在教會服事,經濟上達到了自給自足,不需教會提供薪水。

雖然沒有教會提供的固定經濟保障,但卻使傳道人能更加自由的跟從主的帶領,不必受教會傳統制度和行政的約束。正如陳牧師的例子,他發現傳統教會模式有很多問題,但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扭轉現狀。礎b他前面有兩條路:一個是安於現狀,委曲求全,做好自己「僱工」的角色;一個是簡瘨帢郱|模式的束縛,憑信心完全跟從主的帶領,成為主真正的僕人。陳牧師選擇了後者,他走上的是信心的道路,雖然沒有過去穩定而又豐厚的物質保障,但他知道全能的上帝必供應他的一切所需。

其次就金錢而言,由於史島家教會沒有專職的傳道人,每位弟兄姊妹都是小祭司,另外我們又在家裡聚會,所以達到了零開銷,沒有收集奉獻的需要,我們連自己的銀行賬戶都沒有。雖然我們不收奉獻,但鼓勵大家把金錢直接奉獻到家教會之外的,比如宣教組織、福音機構以及社區慈善機構等,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對外的奉獻不比一般的傳統教會的少。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我們管理金錢的負擔,還可避免快速增殖後金錢流向的紛爭。

反觀陳牧師在分享自己理想教會牧養藍圖的三個層面時提及建立一個資源網絡中心(陳牧師用LILY一詞代替),一來可以作為聚會點聯絡眾多家教會;二來可以當作財務中心,將收集到的奉獻一半拿去宣教,四分之一拿去幫助家教會中間需要幫助的人,另外的四分之一給資源網絡中心做行政費用。

依我看來,陳牧師的資源網絡中心構想太過於理想化,日後恐怕很難堅持落實下去。為什麼呢?因為該資源中心仍和傳統教會一樣都是要靠信徒的奉獻維持運作,而且待日後信徒變多了,收到的奉獻金額變大後,難免有人對金錢使用方面有不同看法。正所謂金、權不分家,金錢的集中使用往往涉及權利分配的問題,為日後教會內部紛爭留下隱患。所以我擔心,資源網路中心有走回傳統教會模式老路的風險。在此,我建議陳牧師不妨考慮將資源網路中心做成零開銷的模式,即不收所謂的行政費,亦不代收宣教或其它方面的奉獻,讓弟兄姊妹憑自己的感動直接將奉獻款項寄給所需要的地方(即所有的奉獻金都不經他人之手),讓家教會完全摆脫金錢的束縛。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回應,供作參考。最後我衷心祝福陳牧師的門徒家教會迎來大復興,使他的成經驗成為眾多華人教會學習的借鑒。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