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近日發表一則網誌,談到了年青人急於推進社會公義,而父母、老師與政府要強遵從還是放手則是艱難決定。他認為需要給年青人時間和空間,幫助他們成長。
沈校長喜愛閱讀,在近日《校長網誌》他分享了他最喜愛的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的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台今年65歲,曾任台北巿文化局局長、文化部部長,曾在德國、香港及美國任講師及講師學者。她80年代與德國前夫生下長子安德烈及菲力浦,2007年時出版的著作《親愛的安德烈》正是將她和長子的書信結集而成,對教育孩子有一套心得。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序中憶述一次在巿場買花的經驗。她看到花店男孩用小手努力將花束綁起打蝴蝶結,因手不夠靈活而費上好多時間而被祖母店主責備。當年正是回教徒和猶太人彼此屠疲、紐約華爾街證券巿場緊張之時,她卻願意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等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
她提到她的兩個孩子:「他們很可愛,有時候有點惹人煩厭,大部分時間少不更事,有時候幼稚天真。他們凡事都問個不休,父母做甚麼說甚麼都追問緣故,即使幾千年來事情都是這樣做。他們挑戰權威,儘管他們提不出更好的處理方法。他們不依循規矩和指示,總是用同一句話來回應──『為甚麼?』」
Like Us on Facebook
而作為母親的要竭力解釋和教導,偶爾要強逼他們聽從指示,甚至有發怒和懲罰,但她回想大部份時間她與兩個孩子一同共渡溫馨時光,而兩名年輕人亦沒遺忘,大兒子更將母親視為他和弟弟「終生摯友」。
大兒子安德烈表示,母親努力教導他們深刻批判及理性思考,但不會強逼他們接受她的想法。在傳統獨裁的中國母親與自由放任的德國父親之間,孩子慢慢了解到規則與權威、自由與尊重間的拉鋸,在這兩者中成長。
沈祖堯感謂:「我們的家庭、學校、甚至社會不也是一樣嗎?」不論是自己的子女、是社會上數十萬年輕人在成長中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邏輯,並滿有正義、自由和熱情,對認為「不公義」的事時會急於催促著改變。但沈校長說:「他們必須學習,凡事要從不同的角度看,以不同的觀點來思考。到由他們主事的時候,可能就會了解到,正確的事並不易為。」
他認為,作為父母、師長或政府,對年輕人該用「蘿蔔」還是「大棒」往往感到難以取捨,但他促社會給年輕人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長大、成熟,學會應尊重別人,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並容許他們從錯誤中學習。
最後沈校長向社會和成年人說:「我們還要省思:為甚麼非得用一貫的方式行事不可?我們一定正確的嗎?」又向年青人說:「孩子你慢慢來。你的時代,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