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醫濟世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但卻有人棄醫歌唱,以音樂文化祝福萬民。救世傳播協會副會長謝光哲的信主歷程離不開「歌唱」,事奉亦以「為耶穌歌唱」祝福信徒。
頭部受撞牙醫夢變
謝光哲原是唸牙醫系,畢業後沒有開業從醫選擇了「歌唱」這條路來事奉神。他憶述,是家裡第三代基督徒,阿公是教會的長老,阿嬤時常「抓」小孩去作禮拜。
謝光哲指,1983年讀國中一年級時跟著親人移居到南美邊打工邊讀書,在長輩們的眼中,他將來必定會從商或成為優秀的醫生,他自己也覺得前程錦繡,從來沒有忘記父親要他成為醫生的夢想,可是在一次意外中頭部受到撞擊,而引發輕微腦震盪,恍然發現:原來人體是這麼的脆弱?平安是如此容易失落?大概有半年時間,他不停的問自己:如果明天我死了,今天我該做什麼?
謝光哲又指,他在聖保羅市中心看到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似乎就要傾倒橫壓在身上。生命的不可預期讓他產生了莫名的焦慮人變得沉靜。
Like Us on Facebook
樂韻繚繞棄醫入天韻
他表示,有次天韻詩班遠道自台灣抵達巴西在教會舉行了一連三場的演唱會。謝光哲被會堂裡優美的和聲繚繞迴盪吸引著。
他說:「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的緊繃思慮隨著詩歌的旋律,竟像被一雙巧靈的手指輕輕按摩著,內心失去了許久的平安終於恢復。」
一直都有參加合唱團的謝光哲表示,到那時才發現詩歌演唱除了個人的信仰告白以及聚會敬拜的一環之外,和諧優美的合聲竟然具有意想不到的療癒作用,詩歌的導引下,基督的平安碰觸到了他心靈的最深處。
他衷心對上帝說:「你若許可,請你給我機會加入天韻詩班,到世界各地去安慰人,宣揚你的愛。」在1995年他從醫學院順利畢業但1998年初天韻詩班的邀請來到,他毅然決然的做出決定,他在思想:這世界上的醫生很多,但傳福音的人不多。
謝光哲反思,在肉體與靈魂的需要之間孰輕孰重呢?何況自己本身便曾經是詩歌的受助者:從焦慮不安到篤定安穩,詩歌讓他經歷了信仰及基督的真實,還有什麼比這影響力更大的事業呢?謝光哲就這樣開始了「歌唱」事奉,投入音樂文化事工。
音樂文化事工內容至重
今天的謝光哲怎樣看音樂文化事工?他在「華福之夜」分享救世傳播協會透過多元媒體傳遞福音信息。例如協會事工之一的「天韻」,在不的場合用音樂藝術去走進人群當中傳福音,希望更多人起來,透過藝術媒體來傳福音。
華人教會非常看重門徒生活操練即是「門訓」。謝光哲表示,其協會的事工亦結合門訓的精神,從救傳創辦人彭蒙惠老師到洪善群會長,他們教導所有加入的每一代不同的同工,他向彭老師和洪會長學,也把自己所學的傳給比較年輕的同工,透過生命榜樣和專業的服事,內部整個團隊就是一個門訓的過程;其協會所領受的是透過媒體教學和音樂直接傳遞進入人心。所以協會內部就是以生命影響生命,且一代傳承一代地把福音分享出去。
謝光哲認為,在新媒體衝擊下,教會要透過新媒體或音樂文化祝福萬國萬民,但是最重要的是內容。「當我們要透過網路分享,內容非常重要。當我們分享詩歌,一定要有很好的練習和很好的歌,而不是臨時找到或喜歡這首歌就唱。所以,在預備好的內容時,廣度和深度都要注意到。」
他期望更多基督徒音樂人能影響這個世代來祝福所有接觸到的人,善用上帝給我們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