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宗教事務條例》一周年 專訪牧者:尊重政策關懷教會

2019 一月 29日, 星期二 15:34

盧龍光牧師。(基督日報)
盧龍光牧師。(基督日報)

中國自去年2月實施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近一年,國內教會受壓程度加劇。香港的宗派教會對國內教會的前景有何看法?推展國內事工面對甚麼挑戰?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盧龍光牧師,以及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總牧朱永生牧師在接受本報訪問均表示,尊重中國政策、關懷國內教會、香港教會把握機會繼續發展。

記者: 國內教會受打壓,中港兩地教會怎樣合一守望?

盧龍光牧師:合一有兩個層次:第一是基督裡面的愛;第二是組織上的合一。早期教會信徒在物質上共享、分擔事工,所以合一不是指組織上的合一,雖然對此有期望,希望天主教與基督教合一。

對於國內教會的情況,因著地區上的分別,香港與國內教會的合一,是在基督裡面的愛,而非政治或組織上。

第一,我們要尊重國內三自原則,同時尊重教會,教會受苦我們都感受到其苦況,我們從不同渠道表達關心,包括從中聯辦、宗教局、不同級別的政府官員,把握機會表達我們對國內教會的關心,官員有他們的辯解例如什麼違法,但我們都要表達感受。

Like Us on Facebook

第二,我們會向國內官員解釋,這是出於我們的關心,例如國內教牧和信徒所受的困苦、被拆十字架,感受他們的哀傷,向國內當局表達他們的感受。

我們要向國內官員進行理性討論,講出理由。

記者:對於國內教會的前景,有何看法?

盧龍光牧師: 國內教會不是一片黑暗,不同的地方對待教會有不同的措施,很弔詭的是,一些以前嚴管保守的地方,今日沒有被硬對待;以前寬鬆的地方,現在就硬處理,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員去得很盡,例如河南的教會被減人數、減教會、減同工,有大陸的研究員告知,這些都是實況,我會不斷向國內官員反映這些粗暴對待教會的行為是不對的。

國內教會被指寒冬來臨,其實光明與黑暗從來都是平衡的,若果只是從灰暗一面看,只會令人失去鬥志,敵人就是想你灰心喪志,世界從來都不是只有光明或黑暗,黑暗與光明同時存在,不能只用二分法來看,這也不符合聖經和事實,國內教會需要多些鼓勵,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早期教會都是黑暗與光明同時相爭的。

記者:協進會推展國內事工面對甚麼挑戰?

盧龍光牧師: 協進會繼續支援內地教會與進行社關工作,例如已有33年歷史、資助農村小學生重返校園的「五餅二魚計劃」。當然也會遇到困難,現時中國宗教局不接納我們北上培訓,我們請國內教牧和信徒來香港受訓也有困難,我們繼續為他們祈禱。 去年10月協進會舉辦中國教會祈禱會,90多位信徒和教牧聚集一起為中國教會的主內肢體祈禱,也有幾位來自內地的教牧參加。

服侍國內教會,有幾個原則我們要堅守:國內教會才是主角,我們不能代替他們去應對,我們所表達都要顧及他們的感受,更重要是後果,我們要考慮說的話他們承受什麼後果。

協進會上星期舉辦一個研討會,邀請國內官員來港解釋「慈善法」和「境外非政府機構的法規」,該官員乘勢解釋宗教法,那官員表示不能到國內傳福音,我反駁在國內做公益慈善暗中傳福音當然不能,但與教會合作就可以而且也不是明目張膽在街頭傳福音,所以溝通很緊要,他們有一套想法,我們有責任與他們澄清,我們的目的不是來對抗。

記者:香港的教會對國內宗教政策有何應變?

朱永生牧師。(圖:基督日報)
朱永生牧師。(圖:基督日報)

朱永生牧師:香港崇真總會沒有特別針對現況的對策,一方面尊重國內法律,一直與國內三自教會有聯繫,現在亦有交流。

我們感受到國內對宗教事務氣氛緊張,但會尊重國內的政策,希望可以有機會請國內的同工來香港,我們也希望多些機會到國內繼續以往的交流,我們會繼續注視情況發展為政府及教會禱告。

崇真會與國內教會繼續保持官方式的交流,以前氣氛寬鬆的時候容易被批准,現在要跟足程序與基督教兩會仔細磋商。

對於香港堂會的發展,崇真會沒有太大的憂慮亦不會因此而停止植堂的事工,今年一月多了一個堂點,在幼兒學校裡面的,將來的事不知道但既然上帝給我們機會,我們便需要掌握繼續發展教會。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