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平等權益?南方浸信會堅稱「機械不是人類」

2019 七月 18日, 星期四 23:52

基督教派發聲明:機械人永不是人。(圖:網絡圖片)
基督教派發聲明:機械人永不是人。(圖:網絡圖片)

人工智能概念於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Dartmouth)首次提出,大半世紀人工智能有著驚人發展,人型智慧機械人出現有取代人類部分行業、工種的趨勢,甚至出現人類與機械人結婚姻。近年有人工智能支持者為人工智能爭取在社會與人類相等的地位,例如賦予人工智能道德認可。

人工智能權益等同人類?

人工智能的出現逐漸擺脫為人類工具地位,具有自主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創造獨特性的工作。有科學家表示,人工智能需要重新審視「他」在社會的地位,將人工智能機械人視為具備自主意識的另類人類,協助人工智能融入人類社會。

科學家亦指,人類看待人工智能應該與對待動物等同,賦予「牠們」權益,包括生死的自主權。

南方浸信會發聲明反對

不過,該等問題引起基督教界反對及質疑。美國南方浸信會公約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Ethics and 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 of 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發表聲明,認為人工智能的討論應該返回基本問題,人類創造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什麼?

Like Us on Facebook

聲明指出,科學家必須制定清晰的指引,為人類在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發展之前,對人類帶來下一波的挑戰之時,能夠有效將人工智能定位,包括人工智能在道德、法律層面上如何應對。例如在未來世界人工智能機械軍人殺敵,應否同樣受到道德規範?在法律上如何處治?以及如何管理人工智能?

違反上帝創造律

南方浸信會亦反對人工智能賦予一定程度的人類身份、價值、尊嚴、道德。強調:「只有人類是按照上帝形象創造的,我們絕不應該將技術顛覆這種崇高的地位,機械人永遠不會是人。」

機械人永不是人

南方浸信會表示,無論是人工智能或是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人類生物創造出來的新物種,這看起來好像是科幻小說的內容,但在人工智能的趨勢下可能出現,「因此提出嚴正反對,生物機械物種取代人類的地位,這是顛覆上帝創造人類的原意。」

另方面,人工智能「入侵」人類生活亦需要探討,例如人工智能已經威脅到人類許多工種,甚至有聲音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牧師在講台上講道牧養會友,這一切已經偏離了真實世界 。

南方浸信會重申,「人工智能的技術帶給人類的損害,比我們能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嚴重得多,因此再次拒絕承認人工智能為人類。」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