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脫癮心法講座 接納青少年像「金繼」不完美

2019 十月 3日, 星期四 12:12

陳文鏢認為溝通先情後理。(圖:基督日報)
陳文鏢認為溝通先情後理。(圖:基督日報)

子女沉迷打機家長不滿致親子衝突關係僵持,怎樣化解?突破機構、宣道會北角堂親子事工組合辦,為青少年家長而設的講座「當子女機不離手:教養青少年的技法和心法」於9月27日在北宣康澤禮堂舉行,突破心理輔導員陳文鏢介紹管教金字塔,傳授管教心法和技巧。

家長稱子女打機7成為娛樂

陳文鏢讓家長了解青少年上網行為,首先進行即時網上調查,被問及子女用手機做什麼時,近7成與會者表示子女玩遊戲、聽歌、看片煲劇;至於子女每日打機花費時間,大部分與會者表示,子女用半小時至兩小時不等。

陳文鏢指出,青少年成長有4方面的需要,按次序排列:正面情緒例如開心減壓、 建立自我價值、建立自我形象、發展社交、發展自主,「青少年被指沉迷打機在於壓力太大,遊戲機程式設計是獎勵式,玩家上網就有獎,以此概念放在學習,如果學校實行返學有獎制度,大部分同學都願意返學,所以沉迷打機只是一個表象。」

Like Us on Facebook

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建立自我價值上,期望在網絡有勝利感,從現實生活未必得到的肯定,在網絡就可以得到滿足。還有青少年希望在網絡建立自我形象,譬如透過一些話題能夠得到別人肯定而有成就感,還有在社交平台上與同輩聯誼等。因此對青少年來說,網絡是社區生活。不過,陳文鏢強調:「生活都是社區生活的一部分,要引導青少年回到現實世界。」

管教金字塔5步

至於管教心法和技巧,陳文標引用管教金字塔的模式:第一是了解子女的需要,其次是情感交流,繼而定立協議、執行協議、訓練青少年自律。

突破機構曾做調查,訪問青少年打機的原因。受訪的同學大部分表示,需要舒壓但不會沉迷打機,還有受訪者表示,獲全港打機排名第12名給他有成就感。

管教金字塔第二部是情感交流。陳文鏢強調,成年人喜歡講道理心急教好子女,華人缺乏表達感受,作為社工的他也提醒自己,對青少年不要先講理,先聆聽他們的心聲。

溝通3部曲:情先於理

在溝通方面分3部曲:事、情、理。首先乃事情的經過及原因,其次是因事件引起的情緒,最後才是對事件的是非判斷,例如了解子女上網一共有多少人一起玩?然後表達情感肯定子女感受,若果一開始就講道理:「打機影響功課、考試排名重要過打機排名嗎?」家長與子女的溝通就會終止。

此外,陳文鏢表示,溝通是一條方程式,由聆聽與表達組成,即是聆聽子女的感受,表達對子女的心意,在聆聽子女的心意時需要本著同理心,聆聽對方的經驗,發生什麼事情及感受。

即場示範

陳文鏢即時向會眾示範,當家長看見子女打機往往先表達對事情的關注,例如:「每次見到你總是打機不是溫書!」他建議家長先從情感出發,例如:「我覺得好擔心,想知道你有沒有自覺溫書?」

他又舉另一例子,如果子女要求幫家長做家務,例如洗碗,然後請求家長給他多玩一小時手機,家長的回應包括3方面:第一,表達事情的問題:「聽到你主動提出幫忙洗碗。」然後表達心情:「我覺得很開心。」最後是對子女的回應:「我答應你洗碗後可以多玩一小時手機。」

定立協議堅決執行

對於定立協議是很重要的,陳文標指出,青少年在成長期仍然學習中,家長放手讓他們負責任,就算碰釘也是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訂立界線之後雙方要互相尊重,不可越過協議的界線,在協議底下互相建立信任。因此,溝通很重要,在定立界線的時候,家長需要用愛心來維護關係,而且定立界線的協議要非常清晰,包括時間、後果、事情發生後需要互相檢討、情感交流。

有家長誤解定立界線的時候,以為「惡就等於嚴厲、柔和等於縱容」。陳文鏢分析,惡或柔和是情緒的表達;嚴厲或縱容是家長採取的行動,兩者需要分開來理解。因此在協議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時間大家傾談,譬如飯後用半小時交流,也是家人建立關係的機會。

學像耶穌柔和

陳文鏢指出:「執行的時候需要柔和但要堅定;心情平和但要堅決,柔和並不等於縱容。」他亦指,子女若發脾氣,家長不要同時發脾氣,「學像耶穌一樣,柔和不一定跟人爭鬧,子女冷靜,家長都需要學習冷靜讓情緒降溫。微妙之處是家長能夠有少許改變,子女關係就會有轉變。」

最後,陳文鏢用「金繼」故事總結:「瑕疵看來不完美,但家長用欣賞的眼光來看裂痕,青少年看似不完美,但是用肯定的眼光對待,接納這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

「金繼」的故事

日本的「金繼」陶瓷修復的技巧與藝術,相傳源自15世紀初,當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政在一個青瓷茶碗上發現裂縫,於是他便命人研發修復的方法,鑽研過不同技巧後,最後研發出「金繼」。金繼的步驟,要先以麥漆將碎片拼合,麥漆乾透後批走多餘的漆,再用弁柄漆沿裂縫繪畫出赤紅線條,最後在漆的表面灑上金粉及為金線拋光。每個步驟之間亦需要一星期時間待物料乾透,過程也會受到濕度與溫度影響,十分精細亦講求耐性。這種「修復」並沒有要掩蓋物件的殘缺,反而用最貴重的金把它顯露出來,將破碎變為藝術,教人欣賞這份「不完美」,亦是體現了日本哲學「侘寂」(wabi-sabi)的精神。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