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緩和情緒逼人的狀況可有放緩?情緒智商訓練專家余德淳在播道總會傳道部舉辦的佈道會,探討疫情裡人處理喜怒哀樂的秘訣。
疫情後每4人有1人驚恐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主席、訓練機構創辦人余德淳表示,現時為疫情鬧交的情況已接近尾聲,但憤怒的情緒仍然潛在。余德淳預測疫情過去之後未必會很快再來,不過人的驚恐症會再出現。根據統計,全世界成年人有8%患有驚恐症,疫情之後大約增加至25%,即是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每家庭約佔一位,驚恐會互相傳染蔓延開去,牧者傳道如何處理信徒的情緒呢?
余德淳補充,驚恐令人害怕,即是不必要的事情都會令人產生恐懼、誇張事情。怎樣控制不必要的情緒?在於我們投靠什麼,「好像一艘船如果不回到碼頭,只會在海中顛簸。疫情讓全世界的人都反思安定從哪裡來,有人一直在倚靠的物質,原來並非可靠,疫症令人看出一條新的道路。」
Like Us on Facebook
追蹤個案 借鏡別人樂觀態度
怎樣活出樂觀的人生?余德淳建議:「人們留意哪些人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有別,例如對方在疫情中怎能處之泰然,從真實處境借鏡。從事心理輔導的人喜歡邀請義工分享個案,就是讓人從客觀情境了解自己內心狀況。」
另一方法是:「如果有確診的人,生活卻沒有被嚇怕,通常來說突然間的打擊需要長時間平復情緒,我們可以最終確診的人日後的生活,如果他沒有被嚇倒,還要比以往快樂,我們也會被激勵。」
疫情是否上天懲罰人呢?
余德淳認為,疫病不揀選人,好人歹人也會有機會確診,世界豈非不公平?他指出,疫病可能是一種祝福,只要用正面態度處理情緒和反思日後的生活,定必讓人大開眼界。如果沒有發生疫情的衝擊,人一生有多少年月看清楚生命是什麼,疫情可能是讓世上的人清醒。
余德淳總結,一件災難的事情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的心情也因著價值觀改變而活得更加樂觀。今天人最大的祝福是上天給了我們時間來思想人生,平日為生活繁忙,今天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留意別人的見證,如醫護人員捨己救人的精神,上帝給人生命就是想我們活出這種價值觀。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傳道部於5月4至6日晚上舉辦「樂聚令 - I Need You」網上佈道會,主題分別為「疫情中齊起舞」、「疫情中遇見主」、「疫情中喜怒憤」,余德淳博士出席第三場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