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聖經公會發表報告,發現經常閱讀和接觸聖經的人,對比非聖經讀者存著更多希望。
美國聖經公會在民意調查中,透過「堅持希望量表」的問題向受訪者進行心理評估測試,並它使用沒有聖經語言的短句,發現「在處理生活的掙扎時,接觸聖經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希望。」
該量表要求個人對一系列問題回答及評分,從1分「完全沒有」)到5分「非常有」;問題是「我想要的結果似乎不太可能,甚至不可能時,我會怎樣?」
*決心把事情進行到底。
*會繼續努力。
*不會放棄。
*我有動力等待成功的結果。
結果男性和女性各得3.8分,代際差異也很小,嬰兒潮一代得分為3.8分,長者得分為3.7分;在所有受訪者之中平均得分為3.8分。
然而,「經常閱讀和接觸聖經」的受訪者得分為4.1;「脫離聖經」”的美國人得分為 3.7。
報告說:「在一個變化不大的領域,這些都是顯著的影響,沒有其他群體得分那麼高。顯然,那些經常閱讀聖經、按照聖經教導生活和思考的人,即使在艱難時期也能找到讓他們繼續前進的資源。」
Like Us on Facebook
該報告將「接觸聖經」定義為:1.聖經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2.有助於引導人與上帝和其他人的關係, 3.經常閱讀及聆聽聖經。
報告指出,聖經教導基督徒要充滿希望,使徒彼得寫《彼得前書》給散居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各地的信徒,勸勉他們「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5)
報告總結指出,信徒儘管生活面臨挑戰,因著經常閱讀和接觸聖經表現出堅持不懈的希望,引發人們對這種希望從何而來的疑問,從而認識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