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從以色列、巴勒斯坦國歌 反映浪漫與怒火之爭

2023 十月 28日, 星期六 11:58

以色列國旗下的《希望》歌詞、巴勒斯坦國歌。(圖:維基百科)
以色列國旗下的《希望》歌詞、巴勒斯坦國歌。(圖:維基百科)

以巴戰爭之際,從以色列國歌《希望》、巴勒斯坦國歌《我的救贖》歌詞,洞察兩個國家的政治意識形態、人民的渴望,以及上帝有甚麼話說,救恩降臨在哪民族?

以色列國歌源自19世紀的猶太詩歌,1878年猶太詩人伊姆貝爾寫成《我們的希望》的初版,充滿著復國主義的「浪漫熱情」。

巴勒斯坦國歌依據1988年巴勒斯坦獨立宣言第31條,1996年於巴勒斯坦國民大會通過採用,充滿著保護國土的「怒火怨恨」。

猶太靈魂錫安朝聖 vs 巴人決心保衛家園

以色列國歌《希望》反映了以色列人民對於國家的希望和對猶太文化的認同。歌詞中提到「我們的希望還未破滅」道出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心聲;「還有一個猶太靈魂在渴望,向前向著東方,還有一顆眼睛望著錫安」表明以色列人對於恢復他們的古老國家以及在錫安和耶路撒冷建立自己家園的願望。他們希望成為自由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實現這樣的夢想。

Like Us on Facebook

相比之下,巴勒斯坦國歌《我的救贖》更加強調了對土地的救贖和對國家的忠誠。歌詞中描述「倚仗我的決心,我的火和我怨恨的火山」、「依仗風的決心和武器的火焰」、「我會用盡我的救贖,直到我的國迴歸」,直言巴勒斯坦人民倚仗火和怨恨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家園,人民堅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國家的建立,並願意為此奮鬥,出於對土地的情感連結和對自由的渴望,直至國家迴歸。

以巴兩國之間的政治意識形態存在著嚴重分歧和衝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紛爭之中,爭論領土、歷史和政治權力等問題。兩個國家的政治理念和目標不同,這也是和平難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兩國的人民而言,有著對自己國家的渴望和對和平的期望,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實現這樣的渴望需要雙方的努力和妥協,才能達成和平共處的憧憬,實現彼此的夢想。

因信稱義:不分種族進入上帝大家庭

儘管以巴兩國經歷了歲月的淬煉,踏上和平之路仍然漫長,上帝的眼中每一個人都是按照祂的形象所創造,彼此相待。正如保羅在羅馬書10章9至13節稱,猶太人和希臘人沒有分別,同有一位主,而且救恩降臨萬族萬邦:「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10:9)

願世上所有的人不分種族、社會地位,在末後的日子一起進入上帝的大家庭!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