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大辯論 職工會:清潔工作增加、少數族裔缺乏資訊

2024 五月 6日, 星期一 8:18

基層勞工與垃圾收費大辯論,立法會議員、環保團體、學者、街工代表出席。(圖:拾平台臉書)
基層勞工與垃圾收費大辯論,立法會議員、環保團體、學者、街工代表出席。(圖:拾平台臉書)

關注拾荒者、新福事工協會轄下的「拾平台」舉辦基層勞工與垃圾收費大辯論,有團體指出清潔工(包括少數族裔)缺乏相關資訊、市民不當處置垃增加工作負擔等。

該次大辯論於周六(20日)舉行,有立法會議員、環保團體參與,環保署等政府部門未有代表出席,多個團體希望政府與社福界進行溝通,推動環保教育方面多些加強。

垃圾站在斜路 重新規劃顧及清潔工

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社區夥伴發展統籌蔡蒨文強調,房屋署在改善舊屋邨的垃圾站設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指出垃圾站設計未顧及清潔工人處境,如大型傢俬垃圾收集點位置不便利,設置在斜路或邨尾。建議政府進行垃圾盤點,並看待垃圾徵費為重新規劃垃圾站的契機。

市民不當處置垃 增加工作負擔

Like Us on Facebook

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李美笑表示,清潔工缺乏實質權力處理市民不當處置垃圾,擔心非法處置問題日益嚴重,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她指出,食環署目前僅有300至500名執法人員處理非法垃圾處置問題,數量不足應對全港相關問題。

李美笑補充指出,政府的垃圾徵費簡介並未向清潔工友解釋,引發困惑。她提到,有垃圾站站長表示如果因未拒絕接收垃圾而受到刑事處分,將辭職。政府後來為相關工友設立豁免權。

她表明反對垃圾徵費,質疑政策成敗的責任是否會轉嫁給市民,若成效不彰,是否會增加罰款,環保署據數顯示,家居垃圾在過去20年有所減少,但工商業垃圾卻增加,對政府先向市民徵費感到困惑。

少數族裔清潔工尋求相關資訊

此外,清潔工人職工會的梁芷茵也指出,政府未考慮清潔工友的困難處境,提供的指引並不清晰,部分少數族裔清潔工友從未收到任何相關資訊。

清潔服務業職工會黃迺元指出政府發出的「良好作業指引」共66頁,但忽略了清潔工友缺乏足夠時間和能力細讀該指引的情況,以及政府關注前線工友對垃圾徵費資訊不足。他希望垃圾收費資訊的推廣能夠全面,環保署和業界舉辦的工作坊及簡介會邀請清潔工參與,使他們充分了解政策罰則和執行方式。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的黃佳鑫表示,社福界團體對垃圾徵費的細節並不清楚,認為政府應該擴大持分者的範圍。

政府與社福團體 溝通、教育促進了解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指出,政府在推動環保教育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市民對垃圾收費的真正目的缺乏了解,而社會缺乏便利的回收配套設施。多個團體希望政府作為垃圾徵費的推動者,多與社福界團體進行溝通。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