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國化香江論壇暨香港六宗教思想交談會11月29至30日舉行,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義務總幹事馮少雄長老接受《基督日報》專訪時表示,協進會將繼續為基督教提供平台,促進各界探討「基督教中國化」議題。自去年首次研討會後,中港教會領袖頻繁交流,許多成員歡迎就中華文化與基督教的相互適應進行更多討論,協進會將適時提供平台,促進交流。
協進會提供平台促進交流
基督教中國化自去年香港首次舉辦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牽起有關討論熱潮,中港兩地宗派教會領袖頻繁交流。對於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在基督教中國化議題上的角色,馮少雄長老表示,協進會迄今尚未就「基督教中國化」的議題對會員宗派、教會、機構進行任何態度調查。
Like Us on Facebook
「協進會非常樂意為基督教提供一個平台,以便各界能夠不時地共同探討『基督教中國化』的議題。」馮少雄指出,「協進會曾於2023年5月在香港舉辦了一場關於『基督教中國化』的研討會,邀請了來自香港和內地的基督教領袖和學者參與,活動取得了非常積極的迴響。」
成員就中華文化與基督教進行討論
對於現時香港教會界有哪些反應及有何行動回應?馮少雄與協進會會員代表的個別交流時發現:「許多成員都歡迎及樂意就中華文化與基督教之間的相互適應進行更多的探究和討論。」他表示,協進會將繼續關注此議題的發展,並適時提供相關平台促進各界交流。
教育和社會服務強化基督教形象
馮少雄長老早前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時亦指,基督教來到香港後,中國化一直在進行。例如,許多基督教詩歌和典籍已經以中文創作,甚至有本地人參與創作,展現了基督教與香港社會的緊密聯繫。
他提到基督教的教義,如十誡中的孝敬父母,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相契合,顯示了兩者之間的相似性。此外,馮少雄指出香港是一個多元宗教的社會,宗教間的和諧共融反映了一個特別的現象。他認為,這種尊重和包容的態度促進了不同宗教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對社會和國家都是有益的。
他還強調了基督教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貢獻,尤其是在二戰後,許多外國宣教士和機構在香港建立了教育和社會服務機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研究顯示,香港人對基督教的印象主要源於其在教育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努力,這進一步加強了基督教與香港社會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