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3月9日至11日主辦的「將根紥好—基督宗教在華教育的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集了多位重量級國內外學者,包括美、加、英、德、台灣、香港、大陸的二十五位學者,全面檢討基督宗教在華的初等中等教育。研討會分成歷史、教育、文化與社會,以及宗教與神學四個角度探討,分三天進行,引起了現場學者們熱烈的討論與回應。
此次學術研討會由華裔學志(Monumenta Serica)的馬如雷(Roman Malek)教授,美國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的斐士單(Daniel Bays)教授與中央大學的王成勉教授組成籌備委員會,受到學術界與宗教界的重視。
3月9日,研討會的主題演講由現任美國Rutgers大學榮譽退休教授魯珍晞(Jessie G.Lutz)擔任講員,他談到宣教師來華成立的中小學校,為近代中國知識的啓蒙作出極大的貢獻,此外,宣教師建立的女子中學,對女性自主意識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當天討論的題目還有教會教育之考察以及教會運動與政策。章開沅、鄔月清教授以武漢為中心的考察,發表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基督教中學的校園文化。也有查時傑教授從《諸外國的對支投資》與《中國基督教會年鑑》兩書,看20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基督教會在中小學校教育的關係。
基督教中學的校園文化
Like Us on Facebook
章開沅教授指出,民國時期的武漢是華中重鎮,在那裡有近十所教會男女中學,各基督教中學在學制、規模等方面都向著正規化發展。他特別探討了在課餘時,青年男女們紛紛組織社團,開展各種宗教和文藝活動,創造了豐富的校園文化。這些學校的主體文化氛圍是宗教性的,對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基督教中學,校方組織的節日大致分為宗教性和政治性兩類,由於基督教中學有宗教背景,平日已經很注重宗教教育,每逢重大的宗教節日,都會抓緊機會舉辦各種活動渲染宗教氣氛,希望能夠感染學生的信仰。章教授又說,女子中學的宗教氣氛一般都比男子中學濃厚,無論是學生信徒比例或參加宗教活動也比男子中學高出釵h。
最後他指出,校園處處是文化,而此文化具有很強的教育弁遄C學生時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學生在課堂教育、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都會受到薰陶,影響到他們日後選定的生活目標,對獲得人生意義全面的體驗有很大的幫助。
教會運動與政策及天主教教育
當天研討會還有關於教會運動與政策及天主教教育的部分,前者由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的陳方中教授,談民初中國天主教本地化運動的教育理念,以及天主教香港教區聖神研究中心的林瑞琪教授,探討宗教傳播與反宗教傳播──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天主教會在教育政策上的爭議。後者則由中國北京語言文化中心主任魏揚波(Dr.Jean-Paul Wiest)、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狄德滿教授(R.G.Tiedemann)和華裔學志的馬如雷(Roman Malek)教授分別發表論文。
林瑞琪教授表示,天主教教會傳統以來一直十分注重教育工作,天主教在華的教育史,可追溯到元朝孟高維諾總主教的時代。在論文中林教授以察哈爾省天主教聚居的西灣子村的教育情況為例,闡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天主教會在窮鄉僻壤開辦教育的重要性。不過由於明未的政治動亂及清初的禁教,傳教士未能公開活動,當時天主教的教育工作被視為西方文化入侵的工具。自1942年南京條約簽訂以後,天主教陸續展開教育的工作,特別以小學為重心,對中國原有的啟蒙教育,產生了衝激和挑戰。
最後林教授總結說,國民政府強調中國民主,又對帶有西方色彩的天主教學校十分顧忌,但事實上,天主教教育對中國社會帶來的裨益是不容置疑的。國民政府未看到教會完全無意與政府爭國民的教育權,回頭看一場二十多年的紛爭,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相關新聞:
(200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