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基督徒人口只佔2.2%。為何信主的人這麼少?不少學者已指出這是源於日本的深層文化所致。恩福聖經學院宣教科講師羅兆麟在《香港差傳事工聯會》會訊中剖析日本文化當中的「生死觀」,發現與基督教文化相衝突的地方。
羅兆麟表示,日本人自古就相信他們是「神」的後裔,首位日本天皇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另外他們相信開天闢地之祖生產了各種生物和現象,並給它們冠上神衹名號,遂形成日本屬多神論。
後來佛教傳到日本,從統治階層帶入社群,更成為平民宗教。到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為鞏固自己勢力,防止基督教蔓延,並訂立條例,使全國佛教化,但礙於佛教勢力過大,導致世俗化,令武士和文人開始倒幕行動,建立「復古神道」,重新賦予天皇至高無上的地位,神道亦再次成為國家的信仰。
羅兆麟根據日本著名學者勝本正實的研究,表示日本人不以死亡為終點,出生既是「現世」的開始,死亡則是「陰間」的起點,又提到人出生時會不安定,若沒有父母看顧,嬰兒就活不下去,其靈魂也不安定,而守護嬰兒的責任就在氏族死去的先人身上,因此日本有七五三祭、御盆和雛祭等節期,來幫助在「陰間」的氏神祖神跟現世的人交往。
Like Us on Facebook
勝本指出日本人到20歲會舉行「成人式」禮儀,法律上是成年人,但從生死觀來看,日本人在結婚儀式後才使靈魂安定,未婚者仍需作祖先的守護。而已婚者因為安定下來,便要承擔守護先人靈魂的新責任。
此外,死去的先人被稱為「死靈」或「祖靈」。日本人認為先人死去會進入靈魂不安定的境況,而在世已婚的後人可從「法事」和「供養」儀式來守護先人的死靈。而在死後三十三回忌之後,祖靈就會安定,成為「祖神」或「氏神」。日本人在這循環系统,結成獨有的生死觀念,為佛教和神道的結合。
羅兆麟表示,若明白這個生死觀,就理解為甚麼日本人長大後往往會突然離開基督教信仰,這是因為他們要守護祖先的「死靈」。
而另一現象是日本人到60歲時會突然認為自己是佛教徒。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大約80多歲,他們過身時,子女大約60歲。通常喪禮和葬禮都用佛教儀式,並在佛教墓園中進行。他們的子女開始三十三回忌的法事和供養,就與佛堂結緣,開始自覺為佛教徒。因此先人的喪禮和葬禮就把他自己和兒女緊扣起來,他們再不能為自己選擇宗教信仰,亦必須完成作兒女的義務,即守護祖先的靈,幫助他們進入安定狀態。
從日本宣教的角度,羅兆麟認為年輕人的福音工作較容易開展和維持,因為他們能接受新事物,固有的思想亦較少。他建議宣教士應用更多時間探訪長者,關心他們的需要,向他們傳講福音。如果宣教士能帶領長者信主,就可解開緊扣日本下一代的文化鎖鏈。基督教使他們撇開下一代的重擔,為子女帶來更大福祉。
他亦提到位應開辦老人中心,邀請長者參加康樂活動,推廣基督教喪禮和葬禮,主動教導長者認識基督教和佛教的喪禮之別,以及背後的神學意義,轉化成有意義的傳福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