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服童書惹爭議 台家長憂跨性別運動入侵學校

2018 十月 31日, 星期三 16:39

台北龍安國民小學圖書館。(圖:龍安國民小學網)
台北龍安國民小學圖書館。(圖:龍安國民小學網)

英國兒童故事書《穿裙子的男孩》(The Boy In The Dress)中文版近月在台北龍安國民小學圖書館陳列供借閲,遭家長質疑該書鼓勵兒童變裝要求下架,但教育界人士卻予肯定正面評價,事件引發傳統價值對多元性別之爭。

該書講述來自單親家庭的十二歲男孩丹尼斯因母親離家,將思念和哀傷轉化為欣賞與愛好女性時尚服飾,及後遇上立志作時裝設計師的女同學,並替他打扮及穿上女服,充當法國交換生,事件終被校長揭發。

該書書介並指,「種種超乎丹尼斯所能想像的體驗,將改變他的世界;重新定義他的人生。」

圖書短暫撤下再上架 支持性別平權教育

有家長質疑:「該書鼓勵兒童變裝,不適合兒童閲讀。」要求學圖書館將書下架,校方遂將書從架上撤下及召開圖書館委員會議討論。

經討論過後,該校決議將書重新上架,所持理據為該書曾獲選「兒童閲讀優良圖書」,推薦閲讀年齡為9至12歲,教育專業人士也給予肯定正面的評價。

Like Us on Facebook

龍安國小圖書館在臉書發文表示,「如果說這本書會混淆孩子的性別認同,那麼圖書館書架上所有書都要下架,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有教壞小孩的可能。」

該校校長李淑芳更表示,小學老師可以將本書和學校課程結合,而且鼓勵老師將這本書介紹給孩子或為孩子導讀。

為支持多元性別,台北市和平實驗小學校長黃志順更親自穿上裙子在校門口迎接學生,表達他對校園性別平權教育的支持。但他此舉被指未能化解廣大家長的疑慮,反而增加支持與反對雙方之間的對立。

家長憂同性戀與跨性別運動擴展至教育場所

爭取維護傳統家庭價值的「台灣下一代幸福聯盟」則呼籲,持不同理念者應冷靜理性討論,同時建議國家教育局應將兒童閲讀的書籍清楚劃上標示,家長就能為子女揀選適齡的讀物。

中華福音神學院青少年研訓中心傳道梁婉華亦指,家長與老師或學校溝通時不應以敵對為基礎。家長在看到疑似有問題的書籍推薦時可以先去找出這本書,真正了解內容後再向校方作出適當的反映;避免造成家長與校方對立,遭媒體不當渲染。

不過,有網友直接向媒體表達,無可接受男孩子穿裙子就等同獨一無二擁有自信自在,學校若要教導孩子獨一無二,無需透過外在特殊穿著來證明。另有家長質疑,為何男扮女裝就是做自己?這是過度放大了「做自己」的意涵,「穿裙子的男孩,穿裙子的校長,接下來呢?男生戴胸罩或留長頭髮可不可以?男生要上女生廁所可不可以?」

來自台灣各地的家長組成,以守護孩童及未來為宗旨的「守護台灣」在網上貼文指,「跨性別運動風潮吹到台灣」,龍安國小開學第一週即在校內學生廁所推廣跨性別書籍,此乃「企圖混淆學生的性別認同」。

貼文更指,「國小學童第二性徵尚未發育,若在這時灌輸學童多元性別與跨性別意識,恐會混淆學生的性別觀念,製造出更多的性別認同障礙。」組織呼籲家長更多關注學校,拒絕教育現場進行同性戀運動與跨性別運動,使下一代被洗腦。

去年台灣親子共學團(歐巴桑聯盟)與夢蘭嬌(跨性別扮裝皇后)、跨性別人士吳馨恩、劉育豪(保險套小學教師)巡迴各地圖書館,藉由說故事推廣跨性別意識。當時亦有家長表示反對,指此舉旨在替下一代洗腦,將同性戀運動與跨性別運動擴展至教育場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