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關友師發展日 余德淳勉師長付真愛

2019 六月 5日, 星期三 17:41

余德淳分享作友師的經驗。(圖:教關網)
余德淳分享作友師的經驗。(圖:教關網)

推動師友文化的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教關)5月18日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舉辦「友師發展日」,透過專題講座及工作坊等推動師友計劃強化友師服侍能力,幫助基層青少年活出希望;出席人數約300多人,出席者過半為現任友師或曾經擔任友師,另約有兩成有興趣了解師友計劃及成為友師。

師長素質:願改錯付真愛

大會邀得EQ研究訓練顧問余德淳博士分享與青少年同行的經驗。余德淳直言,當老師或導師需要「有料」,意指他們在做錯事後有沒有意識到改正錯誤,這才有能力帶領人去更正錯誤,因「烏龍錯漏可以化成堅毅力量」。

余德丞相信,要改變一個人首先要自己作出犧牲,這樣才能感動對方去改變,因此作為師長重要的不單是擁有專業,而是有多少的愛心。當一個老師或者導師重要的是願意付出自己的愛心犧牲自己以致對方成長。正如《聖經》腓立比書1章9節說「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Like Us on Facebook

他又指,每一個人都會看似遇到錯失,但問題是如何去克服意識到自己可以成長。 他舉出一例子,曾經邀請一位弟兄到學校分享,該弟兄以前因工作關係失去了三根手指,今天卻成為全職訓練的導師,他以自己的經驗去鼓勵更多人,克服自卑,從看似失敗中站起來。余德淳認為「憤怒和羞愧可以激發上進心」,導師需要一個很好的榜樣以至到讓其生命影響身邊的人。

同行者:讓青少年感人生有限作選擇

余德淳分享在與青少年同行一個重要的經歷,他在1979年任外展社工的時候帶領一群青少年野外活動,他被一位少年人問到陪活動目的時,反省到不是為薪酬求謀生,更重要是願意陪伴他們一起成長,這件事對他來說很大的改變,成為日後服事青少年的動力和心態;而該位少年人今天已是一位工商管理碩士。

他表示,「擔憂和恐懼是對真相不了解」,讓青少年「知道人生有限才會作出選擇」。

余德淳又提到自己從社會工作者轉變成為訓練和顧問,源於當年看到很多有志投身社會工作的學生,因著在理工大學開辦有關課程學額有限,以致很多學生未能 考進有關科系,他感到可惜因此離開理大學教職, 開辦培訓機構訓練更多社工人才,期望受訓的學生能夠影響更多人。

導師面談十項要素

此外,余德淳與其訓練機構主管、EQ訓練顧問馬君蕙在主持輔導溝通面談十誡工作坊分享到,與青少年面談的時候老師或導師留意十項要素。

內容包括,此時此處例如說:「好開心今日見到你」;運用沉默:「我喜歡聽你講」;不問點解,改問:「你點反應呀?」;不批評:「你認為咁做比較好」;活躍聆聽以點頭表示認同;回應對方感覺:「你鍾意這樣反應」;中途作小總結:「我聽到你的意思大約是」;同理心:「如果我是你,我都會」;跟進語句:「你好想繼續做好是」;真誠態度:「我多謝你對我的信任」。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由基督教機構與教牧組成,其中事工亦關注扶貧、推動教界內外人士關注貧窮問題及長線有效進行扶貧工作,並期望轉化社區。教關早前收集不少有助發展關懷社區事工的資源,並結集在「地區為本服侍貧窮」資源冊中,供更多人一同使用關愛鄰舍。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