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學「性」教壞學生 正規性教育刻不容緩

2019 七月 17日, 星期三 8:03

康貴華分享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與建立健康的性態度。(圖:明光社)
康貴華分享培育青少年的心性發展與建立健康的性態度。(圖:明光社)

香港社會性文化急速轉變,學校傳統性教育不足支援性教育知識予青少年。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上月舉行「性不教,誰之過」周年研討會,由學者、社工及醫生探討如何改善教育制度下的性教育發展、健康整全的性教育概念、在校推行倫理生命及性教育。

學校、家長、社工協力推動性教育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認為,性教育涉及的範圍廣泛,推行性教育時應該從整全的人生觀和規畫,包括培養正確的倫理關係和責任感。

他引述家計會在2016年進行青少年與性研究數據,發現青少年性知識大部分來自朋友和同輩或是從網上資料而得到,不過學校老師提供的性知識能夠培育他們正確認識性觀念。

陳永浩強調,學校教育青少年認識正確性教育任道重遠,他建議,學校、家長、社工等共同推行性教育,效果更佳。至於青少年感興趣的性議題,包括婚姻戀愛、兩性相處和色情文化等,因此在學校應該增加性教育課堂數目。

Like Us on Facebook

父母子女關係影響性別認同

資深精神科醫生康貴華指出,青少年受多元文化性別衝擊,因此學校社工必須培育健康的性態度和價值觀。康貴華從性認知不同階段發展來分析,1至3歲 是幼兒心性發展的階段,父母共同分工合作培育子女健康的情感。4至9歲是兒童性別身份確認階段,父母鼓勵子女學習欣賞同學建立友誼,父母關係若能夠與子女親密,有助他們正確辨別多元性別,在性別認同上健康發展。父親則宜多加照顧,特別男孩子與父親會建立情感依附的關係。

分析行為與後果

國際學校資深輔導員、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莫林天欣表示,在課堂教導學生性教育應該以情景吸引學生,並且以關係、自我身份及性貫穿主題,因三方面都互為緊扣。她舉例用情境題目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分辨在網絡世界海量的資訊,若果有人送傳半裸照片或提出性要求,她與學生討論如何釋除心中疑慮。

莫林天欣還提醒學生與性有關行為的後果,例如發色情短信有機會被人在社交平台瘋傳,導致自我形象低落。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梁林天慧從大學生現況看青年人性教育的需要。

她指出,在大學教授性愛及人際關係課程,將愛情、友情、親情、性傾向、社會文化等課題涵蓋,在教授的時候與學生討論以便從中了解學生的想法,然後提供行為導致的後果讓年輕人反省。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