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章6至19節將畢生經驗傳授提摩太,資深教育家鄭漢文在中大崇基禮拜堂證道,借鏡保羅教提摩太,以「4T」教育價值模型,讓信徒運用智慧應用人生戰場。
「4T」模型解構人生價值
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專業顧問鄭漢文自言,從1995年開始任教於中大教育學院近25年,以及10多年前開始講道,每次都感到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盡心盡力教好書講好道。
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章6至19節將畢生經驗傳給提摩太,作為教育學者和長者的鄭漢文帶領會眾反思,怎樣教後輩在人生如戰場的今天打美好的仗。
他指出,前輩教後輩往往分享經驗,但經驗會過時。鄭漢文認為,經驗需要借助「T」來提煉成為智慧,後輩在更新變化中才會對新處境有所對應和應時地回應。他將提摩太前書6章6至19節歸類為「4T」,即是「Theory」(理論);「Theology」(神學);「Sacred Text」(聖經);「Tradition」(傳統)。
Like Us on Facebook
據鄭漢文對第一個「T」的演繹,「Theory」(理論)可以化作「VIP」的價值教育理論模型,是由他在2006年創建價值教育碩士課程所提出的。「V」指「Values」(價值)、「I」指「Identities」(身分)、「P」指「Practice」(實踐)。在該次證道中鄭漢文集中講解這部分。
他指出,「V」除了是「Values」(價值),也可以是「Visions」(遠象)、「Virtues」(德性)。在提摩太前書6章6至11節包含了人對待財富的三個生命層次。第一種人是財富少過自己所需,繼續增加財富為的是要脫貧;第二種人,財富足夠自己所需,努力創富為的可能是安全感也可為扶貧;第三種人,財富多過自己所需,繼續增加財富但不知為了甚麼。
鄭漢文表示,在跨代之間,上一代和下一代出現價值觀的差異。上一代經過大半生的勞碌,從土地資源投資積蓄財富,下一代卻不願做樓奴,在財富的價值觀,上一代認為下一代不思進取,下一代認為上一代活在資本、物質、工具主義的勞役中。
天國子民身分沒政治中立
至於「Identities」(身分)是指屬神的人的身份認同。鄭漢文表示,一個人以三為一體信仰看人生的時候,帶來三層次的反思:作為天國子民在地上這樣行恰當嗎?作為聖子耶穌的門徒在社會行適宜嗎?作為聖靈感動的生命在人間行適當嗎?教會主張政教分離的時候,信徒作為天國的子民不能擺脫政治,沒可能政治中立,因為當天國與地上爭戰,屬神的子民應站在天國的立場,拒絕為地上的權勢傷害天國子民。保羅也提醒後輩提摩太「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定永生直至主耶穌基督顯現」。
鄭漢文指出,基督徒是要立志履行相關的本份,繼承前輩留下的囑咐,並且將這種身份傳承下去讓後輩實踐。
反送中 教會實踐天國子民身分
至於「Practice」(如何實踐)?鄭漢文認為,按照保羅的教導從四個層次去實踐: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主同行。這樣人群就看得見我們與基督同在。
鄭漢文欣賞教會在反送中運動實踐了基督徒的身,例如在警民抗爭前線有牧者加入作為和平之子;從6月12日開始,教牧與信徒公眾集會唱頌《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除了讓信徒進入人群,也讓人群進入信徒群體與基督同在。另外從6月9日,每個社區出現遊行示威,該區教會就開放地方讓市民,心靈與肉身可休息。
鄭漢文總結,效法基督與基督同在可以有四種方法:「在內室」即是家中禱告互相聆聽;「在室內」舉行祈禱會研討會心靈服侍市民;「在街頭」參與合法遊行、唱詩歌、祈禱;「在網絡世界」參與聯署、善用社交媒體發放正能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