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精神受困:逾半語言障礙阻求助

2024 二月 8日, 星期四 14:16

少數族裔聚居的重慶大廈。(圖:維基百科)
少數族裔聚居的重慶大廈。(圖:維基百科)

香港的少數族裔在社會時有被醜化,有機構調查發現近四成少數族裔面對精神健康問題不懂求助,研究團隊倡導政商社合作提供情緒支援,以及推出平台「心靈密(Salamat)」讓有關人士獲得身心健康報告及相應的幫助。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2023年1月至8月進行「少數族裔精神健康及求助障礙」調查,以問卷訪問273名居港南亞及東南亞裔人士,揭示近三成人面對精神健康高風險問題。

調查顯示近四成少數族裔(37.0%)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不懂何處求助,並有逾三成人(32.6%)認為精神健康問題是羞愧的,而約四成人(42.9%)相信問題會隨時間而改善。在求助障礙方面,最多人認為費用昂貴(68.9%)、文化及語言障礙(56.0%)及太忙碌(48.7%)。

另外,全職或自僱人士及男性在面對情緒或精神健康問題時,更易受上述因素影響而不會主動尋求協助,使得他們難以獲得支援。此外,調查還顯示逾兩成人(22.8%)存在中度至重度的抑鬱風險,並各有約一成人存在明顯的焦慮風險(13.6%)或臨床失眠風險(12.2%)。整體而言,近三成人(28.6%)面對最少一種精神健康高風險問題。

Like Us on Facebook

相比低風險群體,高風險群體的生活質素和健康狀況顯著較差,並於求助時遇到更多的障礙。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多元文化、復康及社區服務服務總監張牧恩表示,當高風險群體同時面臨更多的求助障礙,便會陷入惡性循環,急需採取措施支援他們尋求專業服務。

研究團隊提出多項建議。首先加強少數族裔對基層精神健康支援服務的認識,並向他們提供更多資訊,以減少對這些服務的誤解和標籤。其次,倡導政商社合作,支援在職少數族裔員工的精神健康,特別是提供文化適切的情緒支援服務。最後,完善現有精神健康服務的支援配套,包括增加精神健康支援元素、增聘少數族裔為前線員工或朋輩支援員,以及為跨專業人員提供多元文化敏感度訓練。

為解決有關問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合作推出少數族裔精神健康支援平台「心靈密(Salamat)」(Salamat意思是平安)。該平台為少數族裔提供多種語言支援,用戶可以進行篩查問卷,獲得身心健康報告並獲取相應的幫助資源。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