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香港人赴台灣攻讀醫科,隻身往非洲服侍愛滋病人,為的是向人分享從主而來的人生價值。
傳教士史懷哲啟發宣教
出生於香港的台灣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余廣亮自言年少時家境清貧,希望離開貧窮的環境,考入台灣高雄醫學院,在那裡啟發了他的宣教心志。
「在高雄醫院有一條路叫史懷哲大道,史懷哲就是去非洲行醫的傳教士。」余廣亮非常羨慕史懷哲因是偉大的醫生和傳教士,他就立志成為一位醫生。
2003年沙士疫病蔓延至台灣,那時候他剛好在醫學院做麻醉科主任,收到999緊急消息,醫院送來一個病人,但來不及救他,余廣亮感到自己無能為力。
與此同時,他有兩位老師也患癌症相繼去世,他覺得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不會過這種生活,他就思想將來走另一條路。
醫療宣教看到生命的價值
2002年他放下醫院的職位與薪水,隻身往非洲馬拉威擔任駐該地醫療團團長, 2004年在馬拉威北部成立愛滋病治療機構「彩虹門診」,開展初期很困難。
Like Us on Facebook
余廣亮指,當地有傳統巫師,當地人只看巫師治病,還說他們的藥物有病毒吃了會死。雖然他受到惡意中傷感到很難過,但他與醫療團隊意識到推行宣傳和教育,並且興建「孤兒照顧中心」訓練當地醫護人員。
余廣亮認為成功的醫療宣教是培育當地人能夠接班、自主自力,這一切都需要醫院有效的管理。於是他與團隊在醫院研發一套指紋識別系統,有效追蹤病者用藥情況,「透過工程師的處理,把指紋變成一個看不出意義的數據,醫院記錄這個數據,並不存留指紋,也避開病人隱私的問題。」
余廣亮跟團隊就運用指紋管理病歷。
經過四年半的服侍,醫院醫治超過5,300位愛滋病患者,直至2008年因政治因素馬拉威與台灣斷交,醫療團隊被迫全部撤離。
醫療團隊徹離 自籌款經營
他指,「醫療團隊需要退出當地,但仍有5千多名愛滋病人等待診療。」於是余廣亮積極奔走,順利申請在當地成立非政府組織「國際路加組織」,至今在當地仍擁有14個醫療點,持續進行醫療工作。
由於屏東基督教醫院以非政府組織形式在該地繼續進行醫療服侍,他就自己籌錢持續當地的醫療宣教事工。目前該醫院與挪威路加國際組織合作推動愛滋病人治療管理計畫,並和馬拉威衛生部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美國疾管局補助經費,讓醫療服務能夠擴大整合且被當地認可,包括投入公共衛生工作、合作研究計劃、協助培訓和教育。
余廣亮認為,信仰在自己生命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信仰是需要和生活連結的,且在言行舉止中呈現出來,還可以成為生命的支柱,乘載著我們度過難關。」
他表示,在醫療宣教過程也是靠著信仰,其他人眼中這些無比艱難的「給予」,他做起來卻感甘甜。
2016年12月台灣三立電視台舉辦「台灣真英雄」(Hero at Taiwan)選舉,發掘在台灣土地上默默耕耘付出的小人物大精神,並選出三位人物,余廣亮是其中一位,他因願運用自己的恩賜,以及上帝賜給他的異象奉獻畢生精力而獲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