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為走更遠路? 誤導師生添壓力

2019 五月 23日, 星期四 16:26

錯誤休息觀念使學生更添壓力。(圖:網絡圖片)
錯誤休息觀念使學生更添壓力。(圖:網絡圖片)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青少年面對學業長年承受壓力,近年興起「休整」觀念,即是休息及整理。突破機構過去一年嘗試將休整文化帶進校園,卻遇上不少挑戰。

突破輔導中心高級心理輔導員廖暉清在《突破人》發文, 過去一年突破機構嘗試將休整文化帶進學校,在學校騰出一天時間讓學生和老師體驗休息與整理,發現面對的挑戰來自學校、學生、老師。

學校推「休整」觀 遇三挑戰

廖暉清指,學校已計劃好全年各項活動,按校歷表進行,若果要師生騰出一天休息,安排上有難度。學校一般把不用上課的日子用作其他學習經歷日或是戶外活動,校方認為這些活動已是給予師生休息的時間。

對於學生而言,休整的方式也是需要調整的。廖暉清表示,學生的專注力未及成年人持久,若要他們在休整日安靜默想,分享內心感受,他們未必習慣這種模式, 除非分享的人與物與他們有聯繫較能夠觸動內心感受,他們便會坦誠分享。

Like Us on Facebook

在學校推動休整日對老師也有壓力。廖暉清發覺,老師習慣了忙碌的教學生活,他們放下手頭的工作騰出一整天時間來休息反而不習慣,有老師在活動日小休的時間也拿出試卷來批改。他們表示,縱使在休息日也放不下教學工作,寧願盡快完成工作才能放心休息。

休息觀念存偏差

突破機構研究幹事林俊杰則表示,在學校推動休整計劃的確遇上挑戰,無論學生還是老師對於休息的觀念都需要調整。

他們都認為休息之先需要完成工作才可以安心,並且認為休息是一種令自己內疚、生產力不足的障礙。

何謂休息?

林俊杰認為在香港推動休整日需要澄清四種觀念。

他提出何謂休息?休息是讓一個人放鬆遠離日常的工作,但是不同的人對休息的活動各有不同,有些人喜歡睡覺、「hea」,有些人喜歡打機或是看書,總而言之,能夠令到一個人放鬆遠離日常工作就能達到休息的目的。

休息阻礙日常工作?

對於休息另一個問題是,休息是否能夠令人鬆弛?對一些人休息可以從疲勞中恢復過來、補充體力,但是有些人卻認為休息阻礙了日常工作進程,反而令到精神更加緊張,所以林俊杰認為,釐清休息的觀念才是最重要。

休息很罪疚?

他表示,休息時常令人有一種負面態度,例如自小被父母追問功課完成沒有、何時才溫完書、勤有功戲無益等,所以令到今天的人認為休息是罪疚,將休息的價值貶低。學生被社會灌輸負面觀念,認為休息等同不認真讀書、休息是浪費時間 ,因此學生以為休息等同玩樂、不負責任。

休息為提高工作效率?

另有一種錯誤觀念就是休息為了走更遠的路。林俊杰表示,提倡者說法的人其實都陷於將休息功具化,如果休息是為了提高未來的工作效率,休息就是為工作而服務,這並非休息的原意,而且兩者並不存在因果關係。

林俊杰認為,釐清該些觀念有助人深入了解休息的原意,在參與休整日計劃的時候才能真正體驗休息、自由,身體、精神與心靈都得到放鬆。

突破調查:4成學生後悔休息

突破機構過去一年嘗試推動休整文化,2018年年底進行一項有關青少年休息與精神健康研究,藉此了解休息觀念對舒緩精神壓力的影響。

研究調查於 5月15日發佈,4成半學生為應付學業工作感到身心俱疲;4成青少年後悔用時間休息,追趕不上學業或工作進度而內疚;8成青少年認為社會以成績和成就定義人的價值;5成受訪者指出社會汰弱留強只有跑在最前線才能發展理想職業; 近6成受訪者認為社會著重學歷學業成績好才能有更多工作選擇。

完美主義學生平衡學業與休息

突破機構事工研究發展及經理陳競存認為,香港社會崇尚效率與功能,促成青少年對「逆休息」觀念即是愈休息愈內疚,反而造成精神壓力。他呼籲社會各界合力糾正被扭曲的休息觀念。

突破輔導中心高級心理輔導員廖暉清建議,家長與老師需要留意富有責任感、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引導他們對學業與休息作出適當的平衡,以致身心靈可以健康發展。

精選